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李白<月下独酌>中"永结无情游"如何理解?

月下独酌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全部回答

2005-07-03

0 0
     这句话应该跟整首诗来理解。 诗人真诚地和"月"、"影"相约:"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然而"月"和"影"毕竟还是无情之物,把无情之物,结为交游,主要还是在于自己的有情,"永结无情游"句中的"无情"是破,"永结"和"游"是立,又破又立,构成了最后的结论。
   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诗人曾有一首《春日醉起言志》的诗:"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
  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鸣。借问此何时,春风语流莺。感之欲叹息,对酒还自倾。浩歌待明月,曲尽已忘情。"试看其中"一鸟"、"自倾"、"待明月"等字眼,可见诗人是怎样的孤独了。  孤独到了邀月与影那还不算,甚至于以后的岁月,也休想找到共饮之人,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相约在那邈远的上天仙境再见。
  结尾两句,点尽了诗人的踽踽凉凉之感。

2005-07-04

371 0
月啊,愿和你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由不孤独到孤独,再由孤独到不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 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和胸襟.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2005-07-03

364 0
无情:无牵无绊. 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聚有何喜,散又何忧,不过是一场际遇罢了.便学庄子一效逍遥游何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