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弹是什么核武器,现在最厉害的是不是中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
在华盛顿,有专家认为,美国应重新考虑今后在亚洲的战略走向,防止中子弹技术扩散。中子弹被视为可以真正取胜的武器,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毁灭力令人战栗。自此以后,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该随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于是美国科学家在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另类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学...全部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
在华盛顿,有专家认为,美国应重新考虑今后在亚洲的战略走向,防止中子弹技术扩散。中子弹被视为可以真正取胜的武器,1945年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其毁灭力令人战栗。自此以后,有良知的政治军事领袖和科学家认为原子弹是不可再用的武器,应该随受害者而宣告死亡。
于是美国科学家在50年代冷战之初,开始努力研制另类核武器。最初由加州大学一间实验室开始,这种秘密研究失败再失败,直到1977年才由美国陆军的科学家研制并试验成功,中子弹就此横空出世。
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受命研究中子弹时,主要考虑要以一弹阻止苏军坦克群入侵西欧,令对方所有作战人员死亡或受伤,通讯中断,坦克则完好无损,如此不仅令敌军惨败,也可使敌方反应放缓。
美国军方曾以美制和苏制先进坦克试验中子弹,结果坦克内的动物全部死亡。一枚普通中子弹,在二三百米上空爆炸,瞬间可使200辆配备强大火力的坦克丧失战斗力,人员死亡。
1977年美军试爆中子弹成功,卡特总统便以之为政治武器,希望逼前苏联裁军,保证不侵犯西欧。
但到了1978年4月,卡特在国内外各种压力下,推迟了生产计划,改为只生产中子弹部件。
卡特所承受的最大压力来自法国。法国坚持认为,中子弹必将加速东西方军备竞赛,使亚欧的处境更加危险。
法国所提不无道理,美国未防有诈而停产,谁料想,1980年法国竟然试爆了中子弹,并扬言将用它来保卫欧洲!此弹令法国在政治军事上大显神通,美国却气得直跳。让美国人气愤的还不只这些,没过多久,传来“更坏”的消息,前苏联也有了中子弹!
中国在1964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的同时,也放眼中子弹,那年,著名核子物理学家王淦昌,提出激光核聚变初步理论,从此中国科学家开始有系统地从事这方面研究。
10年后,科学家采用激光技术,在实验室里观察到中子的产生过程。到80年代初,建造了用于激光聚变研究的装置,80年代末期成功试爆中子弹。
王淦昌是世界上最先提出激光核聚变概念的科学家之一,国际科学界是根据他于1941年提出的理论,首次在实验室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美国中子弹之父科恩也拜读过他发表的有关原子和中子的论文。
中子弹(neutron bomb),又称增强辐射武器(enhanced radiation weapon),是以高能中子为主要杀伤因素、相对减弱冲击波和光辐射效应的一种特殊设计的小型氢弹。
中子弹的特点是爆炸释放的能量不高,但核辐射很强。根据美国核物理学家S。T。柯恩提供的资料,在150米高度爆炸时,中子弹的辐射杀伤半径与威力大10兜牧驯湮淦鞯南嗟保嘉ξ淦鞣渖鄙税刖兜?倍,即杀伤面积的4倍。
适当提高爆炸高度,在核辐射的杀伤半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中子弹对建筑物的破坏半径还可以大大减小。表中所列的两种辐射剂量参数,根据美国的估计,8000rad(等于80Gy)是使人员立即永久性丧失战斗能力所需要的剂量,650rad(等于6。
5Gy)是人员受辐照后2小时内生理功能受到损伤的剂量。同时,4lbain2(相当于27580Pa)是对城市建筑造成中等破坏的冲击波超压。杀伤半径是从爆心的地面投影点到辐射剂量、超压参数等于相应值处的距离。
核武器的各种杀伤破坏效应的作用半径都随武器爆炸能量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低空核爆炸,光辐射与冲击波的杀伤破坏半径分别与爆炸能量的器方根和立方根成正比;中子与y射线的杀伤破坏半径则近薃E地与爆炸能量的对数成正比,比光辐射与冲击波的杀伤破坏半径随爆炸能量的增长慢得多,这是因为核辐射在空气中衰减很快的缘故。
当核武器的爆炸能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冲击波与光辐射的杀伤破坏半径必定大于核辐射的杀伤破坏半径。这时,武器的强辐射特性不再能保持。因此,近地面使用的中子弹的爆炸能量一定不高(约1000吨梯恩梯当量)。
强中子弹的设计,首先要在爆炸能量尽可能小的前提下,使爆炸释放的中子尽可能多,中子的能量也要比较高。高能中子较易于穿透空气,并且在人体组织中形成较高的剂量当量。其次,要使核反应放出的中子尽可能多地直接穿出弹壳。
此外,为了使总爆炸能量保持在1000吨梯恩梯当量左右,中子弹“初级”(即“扳机”)的总释放能量必须尽可能地低。提高单位爆炸放能释放的中子数,可利用氘氚原子核的聚变反应。一次铀-235核裂变释放的瞬时核辐射能只占6。
8%,而原子核动能要占93。2%;相反,一次氘氚聚变反应中,氦核的动能只占20%,高能中子所携带的反应能为80%。在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中,原子核的动能随后将由于与空气的相互作用,而转化为冲击波与光辐射的能量;核辐射能中的一小部分由于中子及γ射线在穿出弹体过程中与物质粒子相互作用而转化为冲击波和光辐射能,大部分将穿出弹壳成为核辐射杀伤因素。
再者,裂变反应每放出一个中子释放100MeV左右的核动能;而氘氚聚变反应只释放3。5MeV核动能。即当核反应释放相同的核动能时,聚变反应提供的中子数比裂变反应提供的多得多。而且,裂变反应放出的中子,平均能量只有2MeV,氘氚聚变中子的平均动能为14。
1MeV。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初研制成中子弹,1981年开始生产和储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