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甲午海战前,日本怎么不自己买几艘铁甲舰?

又不缺钱,又不是没人卖。非让日本国民连续好几年生活在“定远”“镇远”的恐惧中。

全部回答

2009-11-28

0 0
    你说的很对,确实需要铁甲舰克制。日本当时已经定购了英国的泰晤士河钢铁公司的先进铁甲舰富士号和八岛号。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军舰,装备火炮是305毫米。排水量12533吨,比定镇大多了!不过战后才到货。
   这型舰是1894年订购,但是没想到战争爆发的那么快。所以军舰也没用上。  1897年才交付使用。 日本在甲午战争前后订购的军舰在1904年日俄战争居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时日本已经拥有万吨级主力战列舰5条,从中国掠夺的镇远号已经可以退居二线了。 至于花钱的问题,好多人把中日争购吉野挂在嘴边上,其实没有的事!中国当时想买的是吉野的同型舰白朗古-伊达卡拉号。
    吉野号的造价确实很高,但是比起镇远还是便宜不少。为了买吉野,日本人发动了多次全国捐款:天皇把家产捐出1/10。皇太后把首饰全部变卖,民众从牙缝挤钱大量捐款,各地成立了“吉野会”等募捐组织,最后才筹款足够。
   从1894年到1945年,日本经济一直因为海军军费居高不下处于紧张状态。    甚至险些因此引发经济危机导致国家崩溃! PS:不过挺佩服日本人的牺牲精神的,据说为了买吉野,日本天皇一天只敢吃一顿饭,再饿也不敢多吃。
  对比当时慈禧太后的满汉全席。。。 上次去故宫参观,看珍宝馆,心理想的是:“哎呀妈呀,这家伙要是都卖了,能划多少条铁甲舰?”。

2009-11-28

111 0
    买了二级三艘。“金刚”、“比睿”(这个级别还装有帆)和“扶桑”(图,开始也有帆,后来拆了) “金比”二舰同为“金刚”级,属于早期的二等铁甲舰。铁胁木壳,外装装甲。
  正常排水量2250吨,舰长67。1米,宽12。5米,吃水5。3米,水线带装甲厚88-137mm,标准载煤330吨(“比睿”为340吨),主机为卧式2汽缸往复式蒸气机1座,燃煤锅炉6座,功率2035匹马力(“比睿”为2270匹马力),单轴推进,航速13。
    7节(“比睿”13节),编制286人。 170mm克虏伯炮3门,150mm克虏伯炮6门,80mm克虏伯炮2门,75mm克虏伯炮2门,25mm4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4门,11mm诺典费尔德机关炮2门,360mm鱼雷发射管2具(“比睿”舰为1具)。
   “扶桑”1875年9月24日开工建造,1877年4月17日下水,1878年1月建成。  建造时采用机帆并用的动力推进方式,是当时亚洲国家最强大的军舰,“扶桑”的建成大大刺激了中国政府,直接推动了中国的铁甲舰计划。
  1891年“扶桑”进行现代化改装,撤去帆索装置。甲午战争中参加了黄海海战和威海卫之战。1897年10月29日在 爱媛县长滨冲停泊时由于锚索断裂造成漂移,与“松岛”舰相撞后舰腹部进水沉没。    1898年6月5日打捞出水,1900年春季在吴港修复。
  日俄战争时被编入第三舰队参战。1912年12月12日被列为二等海防舰。1908年4月1日除籍。1909年退役。1910年解体。
   主要武器:240mm20倍径克虏伯主炮4门,170mm25倍径克虏伯炮4门,75mm克虏伯炮6门(30倍径长管4门、短管2门),25mm4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4-7门,11mm5管诺典费尔德机关炮2门,360mm水上鱼雷发射管2具。

2009-11-28

113 0
从明治维新开始,一直到二战结束,日本老实说就一直没富余过,就一直是个一个铜板得办成两个花的贫穷国家。 就说甲午战争,日本人是把百年国运赌下去了。还一路打的战战兢兢。要不是清军实在烂到骨子里了,在拖一拖,日本自己就被战争拖垮了。 要有钱它怎么会不去买?实在是穷,买不起。没办法。

2009-11-28

114 0
日本是放出谎言麻痹中国,当时日本的舰船好多是自己造的,在排水量、吨位上都比中国大,基本配备速射炮,而且口径及火炮数量都比中国多,舰船航速比中国的快,中国舰船的装甲厚度优势已经被日本的火炮口径及数量、航速所抵消了,加上日本了解北洋水师在军事上的保守思想。

2009-11-28

80 0
不是“可以”没有,而是“真”没有! 要不也犯不上让田皇不吃肉,让治民掏腰包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