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菩提本是树,明镜既是台。何止此一物,处处是尘埃

阿信

全部回答

2008-06-19

0 0
身是菩提非菩提,心如镜台非镜台。 时时擦拭非擦拭,落定尘埃非尘埃。

2008-06-18

103 0
有也是佛,无也是佛.悟到什么是源于自己的机缘.所谓顿悟也成佛,渐悟也成佛就是这个道理.佛性无高下.佛法无深浅.

2008-06-17

117 0
    由此一说,赘言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轻声细语说得是:“这禅诗是在六祖亲证菩提之前的诗,并不代表他后来亲证菩提后,对佛法的正确认识。
  ”(六祖此时证悟了空性,此时正待“回头”) 六祖后来闻金刚经大悟后,言:何期自性。。。 (所谓“实相无相无不相”) 佛学上,有“空假中”之说。   禅宗公案有:见山是山(假),见山不是山(空),见山还是山(中)。
   还有:善才童子答文殊菩萨:大地无处不是药。。。 (当然,大地无处不是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体相用,三者本来一体。

2008-06-17

89 0
悟与不悟,悟者自悟!条条框框,六祖弃之!楼主一言,非争曲直,小承也.

2008-06-17

104 0
如果不从我们的心上下工夫,看不破放不下,那样真的处处都是烦恼,菩提也是烦恼,如果我们的心改变了,烦恼也就是菩提了。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的心。希望您早日走出烦恼! 南无观世音菩萨

2008-06-15

118 0
曾有一法会,中有风吹幡动,一小僧曰风动,一小僧曰幡动,反复无休。后论主曰:“非风动,非幡动,动者乃心也。” 心有所思,目有所观。你对某人有看法或不顺眼,其所做事皆存在毛病;你看某人顺眼,明明错的你也会当对的,最差不过是“小错而已,改了就好。” 以平常心看待世间事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