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生成指的是什?
一、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
(一)生成性思维是当今的主导思维方式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成”,却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1]它几乎渗透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论研究领域,“生成性思维”是“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 [2]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由于新课改的推进,“生成”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术语。可见,生成性思维已成为当代人的主导思维方式。
在生成性思维受到关注以前,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思维世界。在此,我们认为预成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本质主义思维,它“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 ”[3]概括而言,预成性思维具有...全部
一、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
(一)生成性思维是当今的主导思维方式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而“生成”,却是“现代哲学的最强音”,[1]它几乎渗透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教学论研究领域,“生成性思维”是“当代教学论研究的思维走向”。
[2]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由于新课改的推进,“生成”成了人人耳熟能详的术语。可见,生成性思维已成为当代人的主导思维方式。
在生成性思维受到关注以前,是预成性思维统领着思维世界。在此,我们认为预成性思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本质主义思维,它“是一种先在设定对象的本质,然后用此种本质来解释对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思维模式。
”[3]概括而言,预成性思维具有两个关键特征:一是二元论。它将事物分为表面现象与深层本质,并认为表象是易变且不可靠的,只有本质才能代表事物,且事物的本质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恒定性等特征。二是预成论。
它认为本质在事物之外,规律在过程之先,事物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其规律的演绎,规律的客观性决定了事物发展道路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它为事物的发展预设了路径与结果。预成性思维视域下的教学形态表现为“律规性教学”,它是一种过于强调规律(包括本质)和规则(包括规定、原则等)的教学形态,它认为教学中的所有行为都是由教学本质和教学规律事先规定好了的。
其典型特征是:人们为教学预设了本质──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规定了路径──“五步”或“六段”等;教学过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或教学方案的忠实展现。其基本假设是教学过程受客观规律和规则的制约,好的教学是遵循规律的结果,不良教学是违背规律的结果。
律规性教学由于过于关注教学规律的实现而对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以及教学中的互动重视不够,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成了线性的教学流程,它封杀了教学中教师的机动空间,剥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进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生成。
要实现教学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要实现思维方式的变革。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为了重振教学,必须实现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换。“在生成论的视野中,一切都是生成的,都处于永恒的变化过程之中,不再存在一个预定的本质。
”[4]“生成”(becoming)的意思是“变成某物”(coming to be),它主要是相对于“预成”而言。生成性思维是一种认为事物及其本质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成的思维模式。它不再假定事物有预先存在的本质而认为事物没有恒定不变的本质,事物的本质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生成而不是在事物运动之前就存在,这正是存在主义哲学家的格言──存在先于本质──的体现。
生成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征:(1)对过程的关注甚于对结果的关注。它不仅关注事物是什么样的,更关注事物为何是这样的,它实际上是在解释事物运行演化的机制。(2)对差异的关注甚于对同一的关注。
由于生成追求的是过程性的存在,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必有不同的表现,不同的事物就更不用说了。这样,不同的事物就不会只以一种方式存在,而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存在。(3)对关系的关注甚于对实体的关注。
实体是一种静态的、孤立性的存在;关系是一种动态的、联系性的存在,生成显然关注的是后者。(4)对创造的关注甚于对规律的关注。预成性思维关注的是规律的发现与运行,它不允许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意外;而生成性思维则认为,事物不存在恒定不变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这种随机性使事物的进化有了可能,也为人的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前提。
(5)对歧态的关注甚于对正态的关注。生成性思维关注的过程不是一般的、抽象的过程,而是具体的、实在的过程。在事物的具体发展过程中,经常会有超乎预设的歧态出现。生成性思维不仅不将歧态视为危害,而且还将之视为必然,并认为歧态为事物的多元化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生成性教学是生成性思维关照教学的结果
生成性教学是在生成性思维视域下所看到的教学图景。对于生成性教学,实践探索早于理论研究。早在上世纪80年代,意大利的瑞吉欧·艾米里亚(Reggio Emilia)地区在幼儿教育中就进行了生成性教学的实践。
瑞吉欧教育的创始人和推行者马拉古兹(Loris Malaguzzi)也因此于1992年获LEGO奖(教育工作贡献奖),他甚至还被加德纳认为是与福禄倍尔、蒙台梭利、杜威和皮亚杰齐名的伟大教育家。
[5]虽然瑞吉欧的理论和实践主要是在幼儿园进行的,但其生成性教学理念对普通教育中的教学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瑞吉欧的教育实践主要是通过项目活动来完成的,而生成性教学则是项目活动的具体形态。在瑞吉欧教育中,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的及时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
它既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计划的执行,也不是儿童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对生成性教学作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的是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伊利莎白·琼斯教授和约翰·尼莫教授,他们合著有《生成课程》一书,该书主要记载了美国一家幼儿园一年中生成课程的实践情况,而该幼儿园的实践是在伊利莎白·琼斯和约翰·尼莫两位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
在书中,他们认为,生成性课程的核心乃是带有特殊背景的教师与处于一定情境中的具有个性的学生对他们面临的周围世界的问题进行共同商讨而确定课程生成的过程。他们认为生成课程不是“罐头式”的课程,不是“木乃伊式”的课程,不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
琼斯和尼莫认为,教学“是一个教育环境中实际发生的事情──不是理性上计划了要发生的事,而是真正发生的事情。”[6]
对生成性教学作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的,可能是后现代的课程研究者了。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多尔把传统的课程封闭体系与当今开放体系作了基本对比。
他认为18世纪和19世纪的封闭性观念、因果性观念和决定论观念对19世纪和20世纪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影响,使得教育研究呈现出一种线性的、统一的、可以预测的、决定论的倾向,在课程领域也是如此。在多尔看来,泰勒的课程模式就是现代主义封闭课程体系的产物和典型。
多尔希望确立一种新的课程理论基础,以取代半个世纪之前的泰勒原理。他从构造主义、经验主义以及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的观点出发,吸收自然科学中不确定性原理、非线性观点、生物学世界观、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等,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勾划了大致轮廓。
多尔对后现代课程的描述是:“它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7](373)他强调,构造主义的课程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和交互作用而生成的,而不是通过教学计划预先设定的课程。在多尔的课程观中,教师是一个领导者,它虽体现权威的角色,但他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学习者团体中的平等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在这个团体的对话中,隐喻比逻辑更加有用。多尔很重视隐喻和描述方式。多尔的课程观重视如何发展实用性以及如何利用自组织,因而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评价都有一种新的概念,这种新概念是开放性的、可以调整的,以过程为中心而不是以最后结果为中心的。
他说:“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加复杂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这一复杂的网络,像生活本身一样,永远处在转化与过程之中。
”[8]多尔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旨在与泰勒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对立。国内有研究者从比较的角度指出:“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教的过程;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活动过程;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的过程。
”[9]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中,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互动中,学生是处于积极状态的。这样,传统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进行严密预设的行为就值得怀疑了。
因为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在互动中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因而教学过程中就不存在纯粹的线性因果关系,教学的生成性特征也就在所难免了。在后现代的生成性教学中,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显然已不合时宜了,取而代之的是对话与协商式的教学方式。
综上所述,可将生成性教学理解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诚的态度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心向与学生就相关课题进行平等对话,并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感受、兴趣与需要等作出的及时价值判断对教学行为与思路作出机智性调整,以使教学对话深入持久地进行下去的教学形态。
概而言之,它是一种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生成性教学是一种需要规则但在适当的时候又敢于放弃规则的教学;是一种遵循规律但又不局限于规律的教学;是一种关注学生也关注教师的教学。
其主要旨意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它具有非线性、具体性、多元性、差异性、互动性、突现性和创造性等特征。
二、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课程学家艾斯纳(E。
W。Eisner)提出的一种教学目标取向,它是指“每一个学生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产生的个性化表现。”[10]艾斯纳认为在课程计划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在教学计划中预先规定好的,它预先规定了学生在教学后应获得的知识与行为。
自泰勒以来,教学性目标一直是教学的灵魂,并以该目标的最终达成度作为教学价值的主臬。它不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只关注最终的学习结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设的目标。而表现性目标不同,它不明确规定学生在学习完成后所应达到的结果,而只指明学生将要遭遇的情境、将要处理的问题和将要从事的活动,强调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化的表现和个人意义的获得。
生成性教学由于取消了教学条规对教学过程的限制,让师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个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因而必定有许多的行为无法预知,学生获得的发展也不可能与教学性目标一一对应,所以表现性目标受到关注理所当然。
表现性目标强调学生与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的智力工具的发明,强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其基本理念与生成性教学有着广泛的一致性。在瑞吉欧的教育中,教学目标主要就是表现性目标,它所设计的每一个方案主题仅仅为孩子设立了一个表现性目标,给予孩子一个境遇──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但并未预设他们都要达到的统一结果和行为。
[11]当然,生成性教学关注表现性目标并不是对教学性目标一概斥之,而是在承认教学性目标的前提下使表现性目标凸现出来。
(二)生成性教学关注具体的教学过程
传统教学关注的是教学结果,也即教学目标的达成状况或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对教学目标是如何达成的,则略去不管。
生成性教学则更为关注教学过程,它认为,教学的核心不是目标的达成而是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教育一词首先被认为是一种过程”,[12]教学当然也是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学生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获得什么样的发展。
如果教学过程是单一的,学生只能获得片面的发展;如果教学过程是丰富的,学生就会获得生动的发展。教学与过程不可分离,不存在没有过程的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学存在的方式,更是教学存在本身;若抽离了过程,教学存在成了空中楼阁。
传统的教学也有过程,但由于它过于重视教学的预设目的的达成,于是就将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学计划的刻板展示过程,教学过程丰富的意义生成和价值延展被遮蔽甚至被压制了。生成性教学对教学过程的重视甚于教学结果的关注。
生成性教学之所以关注过程。其原因如下:(1)教学是一种过程性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13]教学亦如此。(2)教学过程决定教学的性质与结果。“过程决定结果,方式决定目的、内容、作用和本质。
”[14]只关注结果的教学是本末倒置的教学。(3)教学过程具有丰富的价值属性。教学过程的价值属性就在于它为教师的教学创造留下了空间与可能,因为“生成的核心就是创造,过程即创造。”[15]生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