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孙权曹操是怎么建立权力基础的
刘备孙权曹操,谁是好领导
三国时代,有三个性格迥异、处事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的领导者,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用人之道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曹操是个有勇有谋还有才气的人物,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无形中更给了曹操无比的自信。 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是战果辉煌: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张绣、马滕的家当被他席卷一空,刘备也被他赶得满天飞。但是曹操太自信、又多疑善妒,以至于他身边很少有知己,所以他在打了胜仗时也无法体会喜悦,而觉得悲凉,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诗句。
其实曹操集团可谓战将如云,谋士成堆。但那些人在他身边却都显得较为平庸,远不如刘备身边的那...全部
刘备孙权曹操,谁是好领导
三国时代,有三个性格迥异、处事不同、命运也截然不同的领导者,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用人之道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曹操是个有勇有谋还有才气的人物,许劭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无形中更给了曹操无比的自信。
纵观曹操一生,确实是战果辉煌: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张绣、马滕的家当被他席卷一空,刘备也被他赶得满天飞。但是曹操太自信、又多疑善妒,以至于他身边很少有知己,所以他在打了胜仗时也无法体会喜悦,而觉得悲凉,吟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诗句。
其实曹操集团可谓战将如云,谋士成堆。但那些人在他身边却都显得较为平庸,远不如刘备身边的那些战将谋士扬名。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曹操太自以为是,没有给下属多少发挥的机会。比他站得高看得远会触动曹公多疑的神经和强烈的自尊心。
杨修的下场就是最好的明证。为了不承担掉脑袋的风险,他的谋士们只能是执行他的命令,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曹操自以为“智商天下第一”的自恋癖还逼得张松要把上贡的川蜀地图去送给刘备,在曹操那得到冷遇的张松在刘备那里却得到了礼遇,刘备肯用人为他独霸一方打下了基础。
而曹操的专横和多疑最终是害了他自己,曹操晚年头疼病严重,名医华陀直言给他开出了唯一的治病良方:开颅清理脑内的淤块,而曹操却以为华佗此建议是为了取他的性命,竟然下令把华佗杀了,此举不仅葬送了一位绝世名医,也使原本可以获得延长生命机会的他提早殒命。
论才论勇,刘备都远在曹操之下,但他得人心,重感情,所以他身边聚集了一些有勇有谋的人,这些人愿意为他付出一切,并最终替他打下了江山。和曹操处处逞强刚好相反,刘备则时时扮演着一个弱者,在敌人靠近时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那种受人欺负的可怜相加上那先生长先生短的救命式呼喊,宛如一弱女子受欺侮时突然遇到一强壮好汉,把善良的孔明唬得赶快想出对策化解风险去争取胜利。
要知道同样自认为“智商天下第一”的孔明先生也只有在他的手下才能享受那种英雄救美的成就和实现自己的快感。估计刘备私下里没教傻儿子阿斗什么,只是教他如何笼络这位孔明先生,让他为刘家打一辈子工,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最让人叫绝的是他当着爱将赵云的面把心爱的独子往地上抛,这种惟妙惟肖的演绎在今天必然能获取奥斯卡最佳男主角金奖!欲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刘备从不在下属们面前掩示自己的眼泪,可他的下属们不认为他是在示弱,却认为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好人,为这样的人卖命,他们心甘情愿。
曹操与刘备,一个是绝对的强者,一个是绝对的弱者,但绝对的弱者身边却强者如云,最终助他打下了江山,而绝对的强者呢却找不到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只能在孤独中绝望地死去。
和曹操、刘备相比,孙权是最不引人注目的。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在三足鼎立的舞台上,孙权往往被人认为是幸运的配角,生来就有一块地盘和长江天堑让他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其实不然,他是三人中最难做的,更是智勇兼备的英雄。
孙权这边论势力不如曹操,论名分不如刘备,应该说是很难吸引到有志的热血青年的,但恰恰相反,孙权采用各种手段使其内部人才辈出,形成自身的竞争力。
孙权对下属首先体现在宽容上,如对待托孤之臣张昭。
赤壁大战前主降,彝陵大战时怀疑同僚诸葛瑾投奔刘备,还阻止孙权启用年轻的陆逊。孙权没有怪罪,继续留用,只是几十年后登基做天子时轻轻责备道:“如果那关键的几次听了你的话,我哪有今天?”对于鲁肃几次受骗和周瑜屡战屡败,他也很豁达地接受现实,另谋他图。
其次孙权注重发现和培养,起用陆逊虽在非常时期,但他长期对陆逊进行观察,在重用前已经有很深的了解才敢把江山托付于这个青年人。而一介武夫的吕蒙,孙权很巧妙地诱导他要读书充实自己,“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吕蒙脱胎变成一代名将。
孙权本人也很有主见,善于听取下属不同的意见,这需要水平,面对骄横势大的关羽和北面的曹操,他不事声张巧妙地夺回荆州证明他绝非凡人。
孙权的人都不是全才而是专才,所以在关键时候总有人派上用场,大伙分工合作,讲团队精神,孙权又能不拘一格地提拔人才,还能自我培训造就人才。
同样的舞台,孙权的人换了几拨,正是因为孙权给自己的团队补充了新鲜血液,东吴才能抵得住强敌,即使长江天险为敌我双方共有,仍创造了历史上两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让刘先生一命呜呼,让曹先生绝了南下的念头。
这岂是凭运气和天险所能取得的?
在治国方略上,孙权也表现出豁达的胸襟。他敢于用人,善于纳谏并付诸实施,这主要体现在他治理江东五十年之久,在促进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上。如他采纳建议兴修水利,开凿东渠,既便于内河航运,又可供灌溉农田;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他采纳建议大力发展造船业,并与海外建立了友好邦交。
孙权还采纳陆逊的建议,扩大屯田面积,多次宽赋息调,并将自己座驾的八头牛减为四头,用于耕地。他还身为士卒先,亲自耕田,提倡“与众均等其劳”,这些举措,大大激励了士气,促进了东吴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综合国力。
纵观曹操、刘备、孙权的一生,我们可以发现,曹操虽然是个全能型的领导,但他只知道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懂得调动手下人的智慧,甚至忌讳下属比自己才智高,这样注定他一生操劳却只落得个“奸雄”的名声,可谓吃力不讨好;刘备自己本身没什么本事,但他有个别人没有的本事,那就是他得人心,会用人,且用人得当,所以他能领导一般能人夺天下;而孙权则是集合了曹操与刘备的优点,既刚且柔,德勇双全,最终守住了江山。
俗话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而孙权用他的人格魅力做到了,成为天下第一守业者。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