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管理学

博弈论信息经济学是什么?

研一要开这门课程,可是我本科是学计算机的,什么都不懂,想请教大家,谢谢各位了.

全部回答

2007-08-17

0 0
    推荐学习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下面分述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1。博弈论是指某个个人或是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从各自选择的行为或是策略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在经济学上博奕论是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概念。
     什么是博弈论?古语有云,世事如棋。生活中每个人如同棋手,其每一个行为如同在一张看不见的棋盘上布一个子,精明慎重的棋手们相互揣摩、相互牵制,人人争赢,下出诸多精彩纷呈、变化多端的棋局。
  博弈论是研究棋手们 “出棋” 着数中理性化、逻辑化的部分,并将其系统化为一门科学。  换句话说,就是研究个体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中得出最合理的策略。事实上,博弈论正是衍生于古老的游戏或曰博弈如象棋、扑克等。
  数学家们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通过建立自完备的逻辑框架、体系研究其规律及变化。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最简单的二人对弈为例,稍想一下便知此中大有玄妙:若假设双方都精确地记得自己和对手的每一步棋且都是最“理性” 的棋手,甲出子的时候,为了赢棋,得仔细考虑乙的想法,而乙出子时也得考虑甲的想法,所以甲还得想到乙在想他的想法,乙当然也知道甲想到了他在想甲的想法… 面对如许重重迷雾,博弈论怎样着手分析解决问题,怎样对作为现实归纳的抽象数学问题求出最优解、从而为在理论上指导实践提供可能性呢?现代博弈理论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系统博弈理论的初步形成。
    对于非合作、纯竞争型博弈,诺伊曼所解决的只有二人零和博弈--好比两个人下棋、或是打乒乓球,一个人赢一着则另一个人必输一着,净获利为零。在这里抽象化后的博弈问题是,已知参与者集合(两方) ,策略集合(所有棋着) ,和盈利集合(赢子输子) ,能否且如何找到一个理论上的“解” 或“平衡” ,也就是对参与双方来说都最“合理” 、最优的具体策略?怎样才是“合理” ?应用传统决定论中的“最小最大” 准则,即博弈的每一方都假设对方的所有功略的根本目的是使自己最大程度地失利,并据此最优化自己的对策,诺伊曼从数学上证明,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对於每一个二人零和博弈,都能够找到一个“最小最大解” 。
    通过一定的线性运算,竞争双方以概率分布的形式随机使用某套最优策略中的各个步骤,就可以最终达到彼此盈利最大且相当。当然,其隐含的意义在於,这套最优策略并不依赖于对手在博弈中的操作。
  用通俗的话说,这个著名的最小最大定理所体现的基本“理性” 思想是“抱最好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   2。在经济学中,“智*博弈”(Pigs’payoffs)是一个著名博弈论例子。
   这个例子讲的是:*圈里有两头*,一头大*,一头小*。*圈的一边有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去踩踏板,另一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
    当小*踩动踏板时,大*会在小*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踩动了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那么,两只*各会采取什么策略?答案是:小*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而大*则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原因何在?因为,小*踩踏板将一无所获,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食物。对小*而言,无论大*是否踩动踏板,不踩踏板总是好的选择。反观大*,已明知小*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所以只好亲力亲为了。
   “小*躺着大*跑”的现象是由于故事中的游戏规则所导致的。  规则的核心指标是:每次落下的事物数量和踏板与投食口之间的距离。 如果改变一下核心指标,*圈里还会出现同样的“小*躺着大*跑”的景象吗?试试看。
   改变方案一:减量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结果是小*大*都不去踩踏板了。小*去踩,大*将会把食物吃完;大*去踩,小*将也会把食物吃完。  谁去踩踏板,就意味着为对方贡献食物,所以谁也不会有踩踏板的动力了。
   如果目的是想让*们去多踩踏板,这个游戏规则的设计显然是失败的。 改变方案二:增量方案。投食为原来的一倍分量。结果是小*、大*都会去踩踏板。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食物吃完。
    小*和大*相当于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以竞争意识却不会很强。 对于游戏规则的设计者来说,这个规则的成本相当高(每次提供双份的食物);而且因为竞争不强烈,想让*们去多踩踏板的效果并不好。
   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方案。投食仅原来的一半分量,但同时将投食口移到踏板附近。  结果呢,小*和大*都在拼命地抢着踩踏板。等待者不得食,而多劳者多得。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费完。
   对于游戏设计者,这是一个最好的方案。成本不高,但收获最大。 原版的“智*博弈”故事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小*未能参与竞争,小*搭便车时的社会资源配置的并不是最佳状态。
    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的设计者是不愿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的老板也是如此。而能否完全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置是否合适了。 比如,公司的激励制度设计,奖励力度太大,又是持股,又是期权,公司职员个个都成了百万富翁,成本高不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一定很高。
    这相当于“智*博弈” 增量方案所描述的情形。但是如果奖励力度不大,而且见者有份(不劳动的“小*”也有),一度十分努力的大*也不会有动力了----就象“智*博弈”减量方案一所描述的情形。
  最好的激励机制设计就象改变方案三----减量加移位的办法,奖励并非人人有份,而是直接针对个人(如业务按比例提成),既节约了成本(对公司而言),又消除了“搭便车”现象,能实现有效的激励。   许多人并未读过“智*博弈”的故事,但是却在自觉地使用小*的策略。
  股市上等待庄家抬轿的散户;等待产业市场中出现具有赢利能力新产品、继而大举仿制牟取暴利的游资;公司里不创造效益但分享成果的人,等等。因此,对于制订各种经济管理的游戏规则的人,必须深谙“智*博弈”指标改变的个中道理。
     2。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80年代和90年代,世界经济学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是信息经济学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进而成为其最重要的部分之一。199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3位研究与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博弈论的学者,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士•莫里斯(J A Mrrlee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瑞(W Vckery)教授,这表明信息经济学己成为经济学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它对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此同时,我国国内有关信息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异常丰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明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的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信息活动,有的是从信息学角度来阐述经济活动,如暨南大学承担的“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和吉林大学信息管理系(原吉林工业大学情报工程系)靖继鹏教授承担的“信息商品市场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以及由吉林工大主持的部级课题“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应用研究”、“信息市场环境分析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等等。
    此外,一些相关课题的研究也涉及到了信息经济学。如谢康的《信息经济学原理》一书实际上是作者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政策依据和法理基础”和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课题“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它主要为上述信息消费课题的研究提供较为全面、完整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思路。
    这些都展现了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兴旺景象. 信息经济学研究对象多重性及研究内容的丰富多彩,使得其学科分类研究出现多样化格局。乌家培教授按研究性质将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划分如下: 一、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性质,可分为理论信息经济学和应用信息经济学。
     理论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信息及其特性对经济主体的行为与相互关系的影响,旨在借助信息以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市场的、技术的、政策的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
  所以,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成了理论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会起到如下几个作用:一是分析经济发展的成因,特别是信息(包括知识)作为经济中重要投入要素的作用,这种作用具有边际效益递增的趋势;二是了解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程度以及披露方式对市场有效运转的重要作用,信息失灵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一是加深认识,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如金融、环保等)越要依赖于信息,信息对这类活动的作用在增大,缺乏信息,缺乏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都会影响这类活动的效率,甚至导向失败;四是有助于揭示信息分布的非对称性对激励机制、商业谈判、制度安排的影响,借以减少风险成本,并使管理更有效。
     应用信息经济学是从研究信息产业(包括知识产业)和信息职业(包括知识职业)开始的。它主要研究信息产品(包括服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产业、信息市场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在信息革命推动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应用信息经济学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  信息经济的研究成了应用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这种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认识和掌握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律,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提升和优化经济结构,以达到改造传统经济和发展新经济的目的。
  其次,有利于加速发展生产力,促进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早日到来,为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奠定经济基础。   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作了这样区分,并不等于说,理论信息经济学不讲应用,应用信息经济学没有理论。
  事实上,理论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正在走进现实生活,如委托代理理论己被广泛应用于制度设计中;应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形成各种理论。如信息产业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经济理论等。  信息经济学的这一分类只是说明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研究的角度和问题各有不同而己,但它们的研究内容都可归结为信息及其产业化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后果。
   二、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信息经济学按其研究的层次或范围,还可分为微观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独立出来的。
  由于信息在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中只是一个常数,以往的经济学家们把它看作像空气和阳光一样,认为信息总是充分的、完备的,得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对它的特性和作用也缺乏认识,他们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导出了一系列经济理论的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日益发达,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发现信息在经济活动中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常常是不充分的、不完备的,而且是有成本的,其分布还是不对称的。因此,经济学的信息假设改变了,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学原有的一些结论也需加以改变。
  经济学家们从信息的研究中认识到市场是有缺陷的,也会失灵。  从这个意义上说,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种新的透视或分析方法。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研究在不确定、不对称信息条件下如何寻求一种契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当事者双方的经济行为,又称为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或契约理论。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是理性的经济人和“完备信息”。在此前提下,任何经济行为的结果都是确定的和唯一的。  换句话说,抉择与行为后果一一对应, “帕累托最优”(Pareto Perfect)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最优化决策问题,即如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率最大化。以赫伯特?西蒙(H。A。Simon 于1978年以其《对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所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和肯尼思•阿罗(K。
    J。Arrow于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主要研究领域是不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行为研究)为代表的一批欧美经济学家在60年代率先对“充分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决策都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抉择策略与行为后果并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一种抉择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后果,同一个后果也可能由不同的抉择产生。进入70年代以后,乔治。斯蒂格勒(G。J。Stigler于1982年以其在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威廉?维克里、詹姆斯?米尔利斯等人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不仅行为者的信息是不充分的,而且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即同一经济行为的当事人双方所持有的信息量可能是不等的。
    这种状况会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重要发现(此前也许有人发现过这类问题,但并未给予充分重视和深入研究) 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微观信息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信息对经济行为的影响及其后果,它与理论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  但是,微观信息经济学还对信息进行经济学研究。由于在经济学中对微观和宏观的划分,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除微观研究个量问题而宏观研究总量问题这种理解外,还有一种理解认为微观是研究企业问题的,而宏观是研究企业层次以上的国家和世界问题的。根据这种理解,在应用信息经济学中也有与企业问题相关的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
    所以,不能把微观信息经济学完全等同于理论信息经济学。 微观信息经济学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理论方面,而是在于它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价值。
  事实上,几年前美国政府就已开始运用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制订经济政策,一些政府机构和企业也已采用这一理论方法进行招标、拍卖等经济活动,了解这一点,对我们开展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微观信息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一个十分活跃的前沿分支,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对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假定提出了质疑和挑战,更为重要的是,它解决了许多传统经济理论无法解释的问题,在实践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微观信息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从经济研究领域中展开的,但其核心的研究对象是信息及其在经济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因而决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它同样应当属于情报学研究的范畴。  确切地说,微观信息经济是经济学和情报学研究的交叉领域。
  因此,情报工作者应当拓展视野,抓住时机,迅速投入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这不仅是时代的呼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情报学发展的契机。 宏观信息经济学至今还没有足够的依据能被视为一种新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信息对宏观经济总量的影响很复杂,目前研究还不多。  但是,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以及信息经济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等这类研究,却日益增加。宏观信息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国家和世界的信息产业、信息贸易等经济问题。
  信息经济的研究是宏观信息经济学的重点领域。所以,宏观信息经济学与应用信息经济学有重叠之处。然而,宏观信息经济学不研究企业范围的信息经济问题,因此,它与应用信息经济学还是有区别的。   三、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不同分类的关系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信息经济学两种分类方法的异同,从中看到,理论信息经济学与微观信息经济学之间,应用信息经济学与宏观信息经济学之间,互有交叉,既有相互重合的部分又有不重合的部分。
  从我们列举的信息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还可以看出,无论是信息的经济研究,还是信息经济的研究,或者信息与经济间关系的研究,每个部分都兼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的内容。  这些研究内容与不同分类的关系。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管理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管理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哲学
语言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