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袁世凯为何逆流称帝?

袁世凯为何逆流称帝?

全部回答

2016-07-22

52 0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胜利的果实,成为了中华民国大总统。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他居然逆历史潮流,称自己为皇帝,并举行了仪式。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登基称帝,却于1916年3月22日,被迫下台,共当了 83天皇帝。
  不可否认,袁世凯在当时已经一手遮天,当上大总统的他已经位居众人之上,可是他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这里面除了袁本人的原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人在幕后充当推手?陈宦、阎锡山、张作霖、美国古德诺博士、日本公使日置益、英国公使朱尔典等,都对袁世凯表示赞同帝制,这些人无疑在袁世凯称帝的道路上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在这些人中,谁又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首先是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袁世凯有一妻九妾,有17个儿子,15个女儿,袁克定是袁世凯的长子,而且是唯一的嫡出。袁克定之所以主张其父称帝,是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是皇太子了。
  其实袁世凯对这个儿子是十分重视的,并且对他抱有殷切期望。袁克定乳名“继光”,用袁世凯的原话是:“继吾先人之光也。  ”袁世凯很重视培养他,袁克定不仅旧学功底深厚,而且德语和英语都相当不错,在外交上经常充当父亲的翻译。
  所以,袁克定有很大的野心。于是,辛亥革命后他就极力鼓动袁世凯复辟帝制,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动就瞒天过海,偷梁换柱,自己花钱编造假版《顺天时报》,经常刊登一些鼓吹帝制的文章,袁世凯看了以后,非常高兴,认为日本方面不会有问题,于是加快了帝制的步伐。
    但是纸包不住火,这事后来被袁世凯知道,他气愤至极,拿起皮鞭边抽边骂:“孽子!欺父误国!”袁世凯在临死之前,曾吃力地吐出4个字:“他害了我。”这个“他”是谁呢?据袁氏家族的人估计,这个“他”很有可能就是其子袁克定。
  袁世凯死后,袁克定在灵前用头触棺,放声大哭:“爸爸!爸爸!我对不起您! ”袁克定的这般哭喊,与他鼓动其父称帝必定有关。  其次是杨度等“筹安会”成员。1915年8月14日,杨度、孙毓绮、李燮和、刘师培、胡瑛、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杨度为理事长,孙毓筠为副理事长,鼓吹袁世凯复辟帝制。
  这六人加上梁士诒、张镇芳等7人,合称“十三太保”。袁世凯在临终时抱怨:“杨度误我。”杨度是“十三太保”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人物。  1915年4月,杨度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撰写了两万多字的《君宪救国论》,呈递袁世凯,受到袁世凯极大的赏识。
  梁士诒则是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梁士诒在民国时期担任总统府秘书长、铁路总局局长、交通银行总理等职务,号称财神,是交通系的魁首。最幵始,梁士诒并不热衷于复辟帝制。一天,袁克定问:变更帝制,肯帮忙否?梁士诒不敢回答,借口说考虑一下。
    之后他就召集交通系人员开会一起商讨。讨论的结果就是大家觉得既然要干就干得彻底。第二天,梁士诒就告诉袁克定,表示会全力以赴,不仅提供金钱上的帮助,还提供了推动帝制的路线图。
  所以“筹安会”、“十三太保”必定和袁世凯称帝有着密切的关系。“窃国大盗”袁世凯当上皇帝,固然有自己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的推动,二者相结合,于是便成就了他83天的皇帝美梦。  殊不知,这一切不仅推动他走上了“人生的高峰”,同时也让他的# 事业和生命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