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明朝的四大疑案是哪四个?

全部回答

2018-12-07

0 0
    1、梃击案。万历43年,即1615年五月初四黄昏,一个壮汉手持枣木棍,闯进太子朱常洛所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的太监,幸好被其他人制服,并未危及太子。 壮汉如何能闯进戒备森严的皇宫,又如何能轻易找到太子居住的宫殿呢? 经过反复审理,原来此汉名叫张差,是太监庞保和刘成引进宫的;而庞、刘又是郑贵妃(万历皇帝的最爱)的人,于是,案情牵涉到了郑贵妃,但没有进一步追查,只以疯颠奸徒之罪,杀张差于市,并毙庞、刘于内廷了案。
    此案成为了明宫三大案之一。 2、红丸案。万历四十八年(万历去世),朱常洛历尽千辛万苦总算登上了皇帝宝座,即泰昌帝。即位之初政务非常繁忙,加上朱常洛纵欲,当上皇帝才十几天,就突然病倒了。
  本来不是什么大病,吃几副补药,调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复原,但是掌管御药房的太监崔文升向皇帝进了一济泻药,泰昌帝当天晚上腹泻三四十次,身体一下就垮了下来,而且病情日趋恶化。  这时,鸿胪寺丞李可灼进献两粒红丸,泰昌帝用了第一粒后,病情稍见好转,用了第二粒后泰昌帝昏昏睡去,于第二天清晨驾崩。
  这件事情,很多人怀疑是郑贵妃指使下毒,但朝中意见不一,最后将崔、李二人谪戍了事。史称“红丸案”。 3、 移宫案。泰昌帝死后,又引发出一案,这就是“移宫案”。  当时,太子朱由校才15岁,子承父业,顺里顺章,但却不然。
  由于太子朱由校母亲早故,他自幼由泰昌一位宠妾选侍李氏抚养。当时,朱由校已经被宣布继承皇帝位,然而,小皇帝却迟迟没有从后宫走出来。原因是李选侍有着其它目的将新皇扣留。幸亏太监王安,理明大义,将皇子骗了出来,交给了群臣。
    按古制皇帝即位后,其抚养宫人应该立即迁入乾清宫居住。但是,李选侍却赖在乾清宫不走,以此要挟群臣给他皇太后的封号。另外,李选侍与郑贵妃关系密切,她留在小皇帝身边,有把持朝政的可能,于国不利。
  最后,群臣激怒,杨涟代表众大臣向李选侍下达最后通牒,让他即日离宫,新皇朱由校也下旨,让李移宫,加上大太监王安对李选侍百般威吓,李选侍终于带着宫女灰溜溜的迁出了乾清宫。  史称此事件为“移宫案”。
   4、壬寅宫变。嘉靖21年(即1542年)旧历十月的一天中午,嘉靖帝正在睡午觉,突然,有十几名宫女趁他睡着,闯进房来,按住嘉靖皇帝,用布蒙住他嘴脸,由杨金英在他脖子上结绳,两名宫女各拉一端,试图把他勒死。
  慌急之中杨金英把绳子系成死结,尽管宫女用力拉,还是没把他勒死。  一个宫女害怕起来,他跑出乾清宫呼救,方皇后领人前来救架,嘉靖皇帝才大难不死。后来,宫女们全部被捕,几天后被凌迟处死。
  所谓“凌迟”,就是人们常说的“千刀万剐”的酷刑。这就是震惊中国的“壬寅宫变”。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