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求“爱屋及乌”的反义词

不知道是不是“爱屋及乌”的反义词,也就是用来形容:因为讨厌一个人导致也讨厌这个人身边的人。我没有积分送,还忘能有语文功底好的朋友能忙我想一个合理的形容词(原创的也行),十分感谢……

全部回答

2018-09-15

0 0
    爱屋及乌近似同义词:屋乌之爱、近似反义词:恶其余胥、恶其胥余出处与典故: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王。“西伯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称为周文王的,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许多办法,才得出狱。
  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抬。  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击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
  接着.,还把都城东迁丰邑(今陕西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不久,周文王逝世了。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i](即召公),是武王两个得力的助手。
    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西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京城朝歌(今河南淇县)。因为商纣王早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
  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  以后的八百多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迅速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有些担忧。
  为此,他同姜太公商量。对此,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有这样一段记载:纣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  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大意是说:纣王虽死,,武王却还惶惶不安,因为他知道敌人并未全部肃清,局势尚难安定。他便召见姜太公,请教该怎么办。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不爱那个人,就连他住处的墙壁也讨厌。
    ”姜太公的主张是要把敌对分子彻底消灭。(据东汉学者郑玄注:“胥余,里落之壁。”)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德》也有类似记载:·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 恶其余胥。
  ”这里的“余胥,与“胥余”同义,都作墙壁或藩篱讲。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民间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爱止,于谁之家”这样的诗句,意思是“且看乌鸦哪里落,灾祸就落谁的家”。
      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
  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事物,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