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福州历史上有名之为泉州的,是哪个年头的事?

全部回答

2018-04-07

0 0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 参见《泉州沿革》—— 泉 州 沿 革 (史前、前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前   古人类——80万-50万年前   2002年,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袁宝印等在晋江深沪考古发现,80万-50万年前,泉州沿海就有古人类聚居生息,人类活动范围已从内陆、从河谷地带、山洞逐渐拓展到海边,且活动比较频繁。
       海峡人——2万—3万年前   自1999年以来,石狮市博物馆在石狮市祥芝镇采集到1500多件从台湾海峡打捞出水的古生物化石,数量之多,占全国首位。其中有一块“海峡人”左肱骨化石,年代为距今2万—3万年。
  2005年3月1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尤玉柱教授、福建省考古队范雪春教授等5位专家正式启动“石狮发现台湾海峡古人类与古生物化石专题研究”项目,再次发现一块“海峡人”右胫骨化石。  该胫骨残长93。
  5毫米,近端宽51毫米,近端前后厚42。5毫米,表面呈黑褐色,顶面破损,关节面隆起,骨体的1/4端面呈三面体,胫骨嵴明显,年代与1999年发现的“海峡人”左肱骨化石接近。此外,专家还发现了古人类利用动物骨骼制造工具的证据以及在动物骨骼上进行人工打砸、刻画的现象,为研究“海峡人”的活动提供了直接、生动的例证。
       此次鉴定发现,石狮采集到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的种类为27种,物种覆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动物。其中发现一件猛犸象臼齿化石,台湾学者也曾在澎湖海沟发现猛犸象臼齿化石,经比较基本属于同一种类,证明了大陆物种迁徙台湾的事实。
  专家认为,石狮发现的“海峡人”和多达27个种类的台湾海峡动物化石,以科学依据证明史前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连为一体的事实。     人类开发——1万多年前   泉州市考古工作者刘志成从1998年开始,在丰泽区东海镇石壁村洛阳江西岸、南安丰州庙下村、石狮石湖塔南面山坡上等沿海地区考古发现,1万多年前泉州进入人类开发史。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丛书·泉州》载,泉州开拓较早,新石器时期,泉州先民(闽越族)已使用石器工具,掌握了种植水稻、纺织、陶器制作等技术。     1956年,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带领考古实习队,在永春五里街附近小山上,采集到石器82件,按形状可分为15类。
  其中陶器35件,最珍贵的是印纹陶大瓮1件,质硬中等,色灰紫无釉,表面印小方格纹,口小腹大,有手捏和旋抬状。陶器内壁,印有粟粒和穗稿纹。其稻粒、稻稿和现在的相象。  还有陶纺轮8件,陶网坠17件等。
  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晋江流域的闽越族先民,已知种植水稻,也会织布,过着半渔猎半农耕的生活。(参见《泉州史迹·五里街遗址》)   (参见《泉州民系》) 前秦    夏、商两代,今泉州地理区划属扬州。
     西周,今泉州为七闽地。  《周礼·夏官职方氏》云:“周掌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职方氏是掌管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的官。七闽包括福建全境和浙江旧时温州、台州两府。
     1995年3月3日《泉州晚报》报道:“日前,南安丰州董埔村农民开采石窟的道路时,挖掘到古代青铜农具铜锛3件、铜斧1件……出土的3件铜锛呈大、中、小序列,大者长18公分,刃宽7。  2公分;小者长8。
  6公分,刃宽5。2公分。3件铜锛均为凹形銎瓦体弧刃式,背部拱起,略呈圆条形,饰有箍纹及双圆纹。出土的铜斧为长方銎直体弧刃式,长11。4公分,刃宽4。4公分,銎部饰箍纹。……这批青铜农具造型规整,工艺精美,其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参见《泉州史迹·董埔遗址》)   1974年,南安市水头镇大盈发现一批青铜器及玉器,上限溯至西周,下限延至春秋时期,相当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403年。  这批青铜器及玉器,以兵器和佩饰为主,造型纹饰和中原出土的略同,可见已受到中原青铜文化的影响。
  (参见《泉州史迹·大盈遗址》)   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今福建全省包括泉州均属越国地其土著居民统称百越族。百越族土著擅长造舟航海,“以舟为车,以楫为马,”“水行而山处,”过着渔猎农耕的生活。
       战国时期,越族入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载,周赧王九年(公元前306年)前后,越与楚作战,越王战败被杀,国亡于楚。今泉州属楚地。“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大约就在这个时期,越王族航海入闽,并与闽族土著发生融合,形成百越中的独立一支——闽越族。  越族入闽后,泉州与中原尚没有建立有效的行政关系。 秦   《史记·南越尉陀列传》:“闽越千人。
  ”先秦时整个闽越人口稀少,泉州亦然。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王朝派大将王翦统大军“南平百越”。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立闽中郡,今泉地归之,为闽越族酋长无诸所领。
    《汉书·两越列传》:“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姓驺氏。秦并天下,废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中原汉人开始进入泉州。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26年),越叛,秦始皇派屠睢率50万大军进平岭南。
  秦王朝为巩固南越地盘,还派军徙吏随带家眷奴婢迁往岭南。  秦徙中原汉人于百越,其中的一支在福建地区“与越杂处”。 汉   秦汉时期,我国东南沿海广大地区生活的是百越民族,泉州境内居住着百越之一的闽越族。
     闽越族善于驾舟和水上船行,历史上以舟楫文化发达闻名。《汉书·严助传》曰:“(闽)越方外之地,断发文身之民也,以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  ”   闽越人生活居住以船为家,这种房屋可称之为船屋。
  《太平寰宇记·泉州风俗》有载:“泉郎,即此州之夷户,亦日游艇子……散居山海,至今种类尚繁,其居止常在船上,兼结庐海畔,随时随徙,船式头尾尖高,当中平阔,冲破逆浪,都无畏惧,名曰了乌船。”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摇被封闽越王,领闽中故地,都东冶(今福州)。今泉地属闽越国。   高祖和惠帝时(公元前206年—公元前188年),岭南地区已从中原输入铁器和牛、马等。吕后时(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80年)下令:“毋予蛮夷、外粤(越)金铁田器、马、牛、羊;即予,予牡,毋予牝”(《汉书·南粤传》)。
    说明外粤当然包括泉州,已从中原引进铁制农具和大牲畜。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统治闽越的东越王余善反汉,汉武帝派朱买臣兵出四路入闽,灭了闽越,杀余善,改封越繇王为东成侯,并采用秦代迁徙六国豪强的策略,把闽越官僚贵族及大批闽越人迁移于江淮间。
  《汉书·严朱列传》云:“东越余善反汉,杀二千户,被迁四万人。  ”   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设立冶县,隶属会稽郡。今泉地属冶县。   会稽郡管辖范围太广,后分设东、南二部都尉。
  东汉时,泉地属会稽南部都尉的侯官县。   东汉·建安元年(196年),东吴孙策攻占会稽南部都尉。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东吴孙权第四次进军福建,吴军号称20万,一部分吴军留下占领开发。
     三国   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会稽南部都尉改为建安郡,析侯官县地置东安县,县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为本地设县置治之始。 辖今泉州市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 ,以及漳州市部分地区和厦门市、莆田市。
    今德化县仍属侯官县。 两晋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析建安郡地置建安、晋安两郡。改东安县为晋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四市地,县治在今丰州镇,属晋安郡;置同安县,属晋安郡,后并入南安县。
  时晋安县有户3800,人丁2—3万人。   西晋·永嘉五年(311年),中原战乱,衣冠士族南渡入闽,部分沿古南安江两岸聚居,后改南安江为晋江。  时晋安县人丁比太康间增加一倍。
     【1953年,厦门大学考古系在南安县丰州镇附近石砻发现晋人食余的贝丘遗址,贝丘中尚有他们留下的瓷片,是晋人南迁的生活遗迹。(1953年厦大考古系报告,厦门大学学报。1954年第3期)】   东晋:晋安郡各县的人口平均约3000人(参见清·乾隆《晋江县志·卷一·舆地志·沿革》)。
       【1973年,泉州市场文管会发掘两个东晋士族大墓,发现“部曲将印”,说明当时士族拥有佃客和部曲。】 南北朝    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晋安郡为晋平郡。
     梁·天监间(502~519年):析晋安郡置南安郡,郡治设晋安县(今南安市丰州镇),管辖现在莆田、泉州、漳州、厦门四市地。  今泉州地属南安郡晋安县。当时,晋安已有大船与南海国家通航。
     陈·永定元年(557年):在晋安郡置闽州(今福州),辖晋安、建安、南安三郡。   南北朝 陈·光大二年(568年):于晋安郡置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南安郡属之。分南安地另置莆田县,属丰州(治所在今福州市区)之南安郡所辖。
     隋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制,大幅度地裁减郡、县。 降建安、南安二郡为县,改丰州为泉州(治所在今福州)。福建历史上始见“泉州”地名。
  南安 郡撤消,晋安县改为南安县,复置莆田县,属泉州,辖今泉州(除德化归属闽县外)、厦门、漳州、莆田等县 市。     【除今福州曾名泉州外,更早天津市武清区也曾名泉州。
  史载:“武清,古为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这里说的“古为泉州”,是指汉朝以前近海边疆的羁糜散州。直到公元前106年(即西汉·元封五年),汉武帝刘彻把全国分为十三州。泉州始立为县,这是天津地区见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建置县。
    泉州立县时,武清地域分属泉州和雍奴两县。泉州和雍奴二县均因水得名。武清县内古有“泉州渠”,故称泉州。而“雍奴”也是指水泽。《水经注》云:“雍奴,薮泽之名。四面有水曰雍,澄而不流曰奴。
  雍奴薮甚大,东极于海。”显然,当时的武清是个“水乡泽国”。那时泉州的县城在今杨村街南黄庄街的城上村。  雍奴县城先在“三角◇”,即今王庆坨镇东9公里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8年)省泉州入雍奴,此后,武清全境皆属雍奴县了。
  县治后来又迁至今泗村店镇的旧县村。】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泉州(治所在今福州)为闽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除州治,改闽州为建安郡(闽中全境之晋安、建安、南安三郡合并为建安郡),全闽九县裁并为闽县、建安、南安、龙溪四县。
    南安县管辖现在莆田、泉州、厦门三市地及长泰县。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