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日本战后主张“贸易立国”的代表人物是?

日本战后主张“贸易立国”的代表人物是?

全部回答

2018-02-03

188 0

    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加入世贸组织的前身关贸总协定后,利用关贸总协定框架体制下的国际市场,不失时机地对日本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使日本经济在加入关贸总协定后,特别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取得高速发展,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跃居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
     打开国际市场大门 日本从50年代开始确立了贸易立国的发展方针。“入关”后,日本政府并没有把关贸总协定中的多边贸易、外汇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基本原则作为制定经济贸易政策的宗旨,而是从“只有出口才对日本有利,进口则对日本不利”的传统观念出发,在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力扩大出口,最大限度地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装备的同时,竭力限制海外工业产品和资本进入日本,因此1955年对外贸易中进口商品的自由化率只有16%。
     直到1958年,日本政府才撤消贸易进口管制,并公布了《贸易及外汇自由化计划大纲》,标志着日本对外贸易体制由原来的保护型向自由化贸易体制的过渡。到1963年,日本的贸易自由化程度已经提高到了80%。
   据统计,1955年日本的进出口贸易只有44.8亿美元,其中出口20.1亿美元,进口24.7亿美元,分别在当年世界贸易中排在第8位和第9位。   “入关”后,日本开始取得和其他缔约方同样的平等地位。
  按照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进行自由贸易,为日本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创造了有利的国际市场条件。 此后,日本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到1967年,日本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21.5亿美元,其中出口增长到了104.8亿美元,进口增长到了116.7亿美元,分别居当年世界贸易进出口总额的第6位和第5位。
    同1955年相比,日本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近4倍,其增长速度是同期欧美主要工业化国家平均增长速度的两倍。 催生国际化大企业 “入关”之前,日本的产品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为主。
  “入关”后到1960年,日本在最大限度地扩大原有优势轻纺产品出口的同时,开始逐步将产业结构的重心从轻纺工业向以资本集约型为主的重化工业转移。   当时,世界正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起步阶段,众多新型材料被广泛应用。
  在这种大环境下,日本政府在50年代初期实施了一系列合理化产业结构的政策后,为了“入关”,又开始制定和推行以充实基础产业、扶持新兴产业、强化处于主导地位的支柱产业、保护和调整衰退产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政策体系。
    充实产业基础的政策,主要是政府对钢铁、电力和运输等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同时,由政府进行大规模的投资,研究开发、利用原子能技术。另外,日本政府还大量扶持电子、石油化工、飞机制造等新兴产业,对他们在资金和政策上进行倾斜。
   日本政府对处于成长期的工业部门,实施不断强化的产业政策。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1956年5月国会通过的《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这项法律对机械工业部门中的20多大类的主要机械产品进行具体规划,要求这些产品在技术性能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成本要在原有的水平上降低20%左右。
  除了必要的资金筹措和税收方面的优惠外,日本还努力推进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化,实现产品和零部件的系列化、标准化和通用化。   这项法律的实施,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受益最大的是汽车工业,因为汽车工业对加工机械的需求量最大。
  随着这项法律的启动,以及机械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日本汽车工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获得了高速发展。这为以后日本汽车打入欧美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的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刚“入关”,关税还没有完全降低,还有一息喘息的机会,催生了一大批如今还赫赫有名的日本大企业。
  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膨胀的。 三菱电机公司高级副总裁中西道雄回忆:“日本刚刚‘入关’的时候,三菱电机公司规模还比较小,很难和国际上的大公司竞争,一些重大项目的竞标,三菱电机公司常常是以失败而告终。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着重培养了一批国际型优秀人才。” 重组中小企业 日本“入关”之初,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效益低,难以参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为此,日本政府通过实施有关的产业政策,进行了产业组织合理化。 日本政府以及产业界,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规模,以大企业为核心,将众多的中小企业组成企业集团等产业组织,重组成为60年代日本的主要产业政策之一。
    另外,日本政府将产业结构的重心,向技术集约化推进。日本国会1971年通过了《振兴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以法律的形式加速促进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部门生产技术的提高,达到发展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目的。
   60年代末,二战后形成的美元在西方世界金融市场上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始被逐步打破。  1971年,在西方金融市场形势的压力下,日元被迫对美元升值,增幅为12.5%。1978年达到195日元兑换1美元。
   日元升值在刺激日本进口增长的同时,也降低了日本产品在价格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这就迫使日本的外贸企业,不断扩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也就是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   日本的夕阳产业淘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则加速成熟,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加大,这使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也给日本外汇市场、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等金融市场泡沫经济的出现,以及泡沫的急剧膨胀埋下了祸根。
   在限制外国产品涌入的同时,日本政府还积极创造必要的竞争环境,扶植多个优秀企业,让它们在彼此竞争中走向成熟。  像东芝、夏普、三菱、索尼这样的日本企业在这期间蓬勃发展,将贴有“日本制造”标签的各种家电、汽车产品等打入国际市场,扬名海外。
   保护幼稚产业 合理地保护幼稚产业并不违背关贸协定即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日本加入GATT的时候,刚经历过战争,百废待兴,许多产业刚刚起步。  为了避免这些产业受到冲击,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和扶持政策。
   首先,日本制定了有关保护性关税,对那些与国内幼稚产业相关的进口商品提高关税,致使国外竞争力很强的同类产品,无法在国内市场对幼稚产业构成直接威胁。从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一直对国外的精密机械、汽车、电器和电子计算机等实行高关税,防止这些产品大量涌入日本。
     此外,日本政府制定了法律法规,先后颁布了《振兴电子工业临时措施法》等,并提供多种必要的优惠条件,对幼稚产业的融资、税收、产品销价、外汇配额等制定了一整套优惠政策。
  一大批产业在此期间茁壮成长起来。 同时,日本政府还逐步对成熟中的产业降低保护程序。  日本鼓励幼稚产业及早进入国际市场,经受国际市场竞争的磨练,以尽快地成长起来。日本的机械、汽车、电子、家电等产业大都经过了这样的发展过程。
  像日本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商索尼公司,50年代时,它以生产家用电器为主,随后在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植下,获得了大量贷款,开发新兴产品,产品涉及电器、通讯设备等多个领域,紧跟国际市场的步伐,逐渐成为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
    。

2018-02-03

156 0

叫石桥湛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