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葬书》里面是如何给“风水”下定义的呢?

《葬书》里面是如何给“风水”下定义的呢?

全部回答

2016-10-22

85 0
     《葬书》里面说: 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故谓之风水。 《葬书》又称之为《葬经》,所谓“经曰”就是指《葬经》里面说的原话。
  书中认为选择一块好的墓地,应该能够“藏风聚气”。“聚气”,是指把一元“生气”聚集在墓穴所在的地方。  如果有流动的风,就不能聚集一团元气,所以要“藏风”,看来,有“风”的流动是不好的。
  如果周围有水,则有水蒸气上升形成水幕,便能够阻挡生气的扩散,因而才说“界水则止”。这就是说“古人”有一种技术,可以使一团元气凝聚在固定的地方而不扩散,生气流行的范围也是有边界圈定的,于是如此这般的技术就称之为“风水”。
    运用“风水”技术选择的墓穴,就会具有凝聚生气的效果,这样一来,便可以“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反气入骨,以荫所生”,对子孙后代有利。 由此可知,《葬书》里面有关“风水”的理论,是建立在能够“藏风聚气”的基础之上的,因而说“盖生者气之聚凝,结者成骨,死而独留。
  故葬者反气入骨,以荫所生之法也”。  墓穴里面的尸体腐烂之后,唯有骨骸独留。高明的葬法就是使得生气能够凝入骨骸里面,从而可以荫福于子孙后代。我国古代有“滴血认亲”的方法,这大概就是《葬书》里面如此说教的理论基础。
   我们应该清楚,无论请什么样的风水大师,或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吉壤”、“吉穴”,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聚集生气”,而聚集生气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以荫所生”。  今天从科学层面来看,什么“反气入骨”、“鬼福及人”等说法,都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所以《辞海》里面给出了“迷信” 的评价。
  
  特别是当前推行火葬,棺中的骨骸已经变成了匣中的骨灰,古人 “北方北首”、“入土为安”的葬法已经无法实现,如果再说“反气入骨” 和“鬼福及人”,似乎就没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如果说多数人期望的是心理安慰或心理平衡,似乎就不应该责难或反对。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文学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