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福建南音的艺术形式是什么?
福建南音,又叫南音,被称为音乐活化石。但其远远没有昆曲那样声名在外,它既没有白先勇先生那样的贵客来扶持,也没有因为《最好的时光》的获奖而带来应有的关注。但在这几年中,随着泉州南音正式被列人中国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提名的五个项目之一,南音渐渐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福建南音,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它也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很盛行。 其集萃唐代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后又吸收宋词元曲、昆腔、戈阳腔、青阳腔、潮调、佛曲之精华,并与闽南民间音乐交相...全部
福建南音,又叫南音,被称为音乐活化石。但其远远没有昆曲那样声名在外,它既没有白先勇先生那样的贵客来扶持,也没有因为《最好的时光》的获奖而带来应有的关注。但在这几年中,随着泉州南音正式被列人中国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提名的五个项目之一,南音渐渐引起了多方的关注。
福建南音,亦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是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古老乐种,它也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流行于福建省闽南方言地区及台湾地区,东南亚华侨聚居地也很盛行。
其集萃唐代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后又吸收宋词元曲、昆腔、戈阳腔、青阳腔、潮调、佛曲之精华,并与闽南民间音乐交相融汇而自成一格,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易学易唱。几百年来,南音保持着自己的声腔风格,流传着108个衮门、120多个曲牌和2000多首曲子,素有“御前清曲”的美誉。
作为华夏正声流传到今天,福建南音有着特殊原因和条件。晋、唐、五代以至两宋,中原的士族、皇族因为逃避战乱,形成了与历史上多次人口大迁移有着密切关系的举族南移,大批汉人们带去了中原一带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定居在泉州及闽南一带。
因为有了这独特的人文环境和生存条件,形成与此的南音更保留了很多的文化传统。在研究中,人们常常将南音分为指、谱、曲三大类。指,民间音乐家称其为“指谱”、“指套”,它是一种有词、有谱、有指法的完整大型套曲,传统有36大套,后增至为48套,每套均有必须的故事情节。
所有的指套均有词,但习惯上只用乐器演奏,很少唱。代表曲目主要有《来自》、《一纸》、《为君》等5大套。谱,S卩器乐套曲。有专门琵琶指法,传统有12大套,后增至16大套,每套均为3至10个曲牌的联缀或变奏。
著名套曲有《四时景》、《梅花操》等。曲,即散曲,又叫草曲,均有词演唱,其数量不下千首,流行地域很广,因为它简短通俗、易学易懂,故受到群众们的喜爱,唱词内容大体可分为抒情、写景、叙事。这三类构成了南音最主要的部分,但在民间更多的是将其分为器乐和声乐两部分,但不同的分类最终还是为了更好的区分南音的多变形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