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拜佛烧香的方法?怎样烧香是正确的?

全部回答

2018-10-26

3 0
    为什么烧香? "香"代表戒、定真香,烧香就是提醒我们,要修学戒、定,从而开显智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 修学戒律,就是要遵纪守法,修十善业。十善业包括: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恶口,五、不两舌,六、不妄语,七、不绮语,八、不贪,九、不嗔,十、不痴。
    或称十善业道。现在将十善业略述于下: 一、不杀生而慈心于仁--杀是杀害,生是生命,不杀害众生之生命,名为不杀生。即对一切众生,应一视同仁,勿残杀加害。因为佛教主张佛性平等,提倡慈悲救世,故释尊以平等慈悲教义,为被杀害的众生呼援,指示众生皆有佛性,故不能杀。
  而孟子也曾说:"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他不言佛性,也是出于仁爱,而怜悯被杀害的众生。由此看来,能慈心于仁,无杀害生灵,生命界则可尽其天然,争斗仇恨的事,便可消灭,天下岂不太平? 烧香 二、不偷盗而义利节用--偷谓诈骗潜窃,盗谓强劫豪夺。
  不偷窃强夺人家的财物,叫做不偷盗。因为一切事物,主权转移,必依正义,不与取而取,非分取而取,无功而取,都是偷盗的行为。  能资生活而遂欲望叫做"利",致利于合宜叫做"义"。
  知利己而须利人,利人即利己,自利利他,叫做"义利"。人人行义利,节俭日用,奉养父母,维持家庭生活,乐其天伦,与朋友金钱往来而能守慎,则无偷盗之事发生,社会既可安宁,个人与家庭也能得到幸福。 三、不邪淫而贞良守礼--即正式结合之夫妻外,不得行淫。
    若非己妻,苟合淫欲,即名邪淫。能端正男女间之欲情,叫做不邪淫,也就是贞良守礼。亦即组织家庭之后,夫妇须相敬如宾,不有其他淫乱行为,便能和睦相处,成为美满家庭。 四、不妄语而诚实无欺--以术愚人,以言诈人,喜说谎话,是说不是,不是说是,叫做妄语。
  不妄语就是说话诚实,不说虚伪诳骗的话。  如能远离妄语,便能做到诚实不欺,则父母、兄弟、亲属、朋友,以及人事的接触,彼此都能互相信任,实为得乐之道。 五、不两舌而无争是非--不两舌即是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
  世人不修口业,常有两舌之患:所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两舌灾祸,可导致无风生浪,是非烦恼,扰乱身心,甚至动武伤人,实为杀人不见血之罪魁。  苟能远离两舌,说正直话,岂有是非之争端? 六、不恶口而出言慈和--不恶口即是不说粗恶毁辱他人的话,及不咒诅他人的恶毒言语。
  常人多患恶口骂人,且伤人父母祖宗三代,是为大恶口。经云:"犯恶口者,当受畜生果报。"故不恶口而出言慈和,可积德成善,为人敬爱。 七、不绮语而言说有礼--所谓绮语,即花言巧语,轻浮无礼,说不正经的话,导人生诸邪念,或出言戏弄,胡乱开口,以为取乐,都叫做绮语。
    说此绮语者,不惟无益自己,且能加害他人,业报所在,死堕恶道,生而为人,永遭轻贱。故要说合于礼仪,不乖违真实的正经话,便叫做不绮语。如能远离绮语,则心正言顺,彬彬有礼,庄严威仪,也必为人敬仰。
   八、不悭贪而慈心舍施--自己的财物不肯施人,叫做"悭",他人的财物,但欲归我,叫做"贪"。  悭贪的人追求财、色、名、食、睡五欲,莫知所止,便会造出种种罪业,故要远离悭贪,不悭吝自己的财物,也不贪求他人的财物,把谋生得宜的钱财,用以奉养父母,教育子女,家庭费用外,对于贫病孤苦者,能给与同情慈济,或捐助社会福利事业,即是慈心舍施,经云:"能舍施者,可得富贵。
    "但不可有贪,佛陀说"贪多业亦多,取少业亦少,万般苦恼事,除贪一时了。"人生因贪而受苦,因贪而违法乱纪,危害他人社会,佛教乃劝人慈心舍施,以对治悭贪。 九、不嗔恚而慈忍积福--嗔恚即遇事不顺,埋恨于心,发怒于形。
  甚至脾气爆发,可导致杀害灾祸。常人说:"火烧功德林",这话是说一个人无论做多少善事,嗔恚之火一发,动怒于人,以至动武打斗,发生种种不幸,因此曾做过的善事功德,便被它烧得净光。  故要以慈悲容忍对治嗔恚,即所谓"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不忍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
  "故要勤修慈悲忍辱美德,以远离嗔恚过患,是名不嗔恚,即可成就自利利他大事业。 印光大师说:"瞋心一起,于人无益,于己有损;轻亦心意烦燥,重则肝目受伤。须令心中常有一团太和元气,则疾病消灭,福寿增崇矣。
    "《(正)对治瞋恚等义》 十、不愚痴而多闻增智--愚痴是无明,迷昧,没有智慧,对事理无所明了,不能辨别是非,不信因果法则,固执邪见,无正见正信,胡作乱为。如能接受佛陀教育,增进智慧,便可导入正见,做个事理明白的善人。
  佛经说,修般若慧以对治愚痴,使令远离邪见,是名不愚痴。   修定,就是通过念佛,或诵经,或持咒,或静坐,或参禅等方法,培养一种安定、清净、祥和、稳静的心态;荣辱毁誉,泰然处之;得失随缘,不骄不馁;遇事不慌,一心不乱;从容不迫,体动心静。
  心静,则慧生,故能恰当解决人生之种种疑难、困惑与烦恼,走出低谷,走出困境,离苦得乐。  所谓大将风度,指挥若定。因此,这种心态,有益于现代人生,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所必需。
  因此,要修戒、定、慧。 烧香的细方法节?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一道门进入都有讲究的。据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格修十三道门。正中间的三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  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边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都要注意,一定不能踩在门槛上,而且这步子,需迈得越大越好。 烧香的话,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是烧香再叩头。烧香的话,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作揖后,把香插在香灰里,就可进门叩头了。叩头的话,要认准佛祖菩萨或罗汉。  比如,你不能向地藏菩萨一阵猛叩头。 跪拜的姿势是这样的,双膝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什,注意,这个双掌合什要注意手心处呈空心状,高举过头顶,向下至嘴边停顿,可许愿,再向下至心口,默念,再摊开双掌,掌心向上,上身拜倒。
   祈福还有一个仪式叫"开光",当然是由得道高僧来主持最好。  平时开光的东西置于家中,须得初一十五净手焚香,否则为不敬。但如果是很特殊的开普光,则不同,开光的物件可随身携带。
  供开光的物件只能是象牙、金或玉制品。 把开光的物品和写上被祈福人的姓名和生庚八字(记不住生庚八字亦可不写)的纸用红纸或红锦囊包好,递上随喜一份(最好是以三六九数字相关),请大师帮忙开光。  言语需恭敬,否则冒犯了大师,不给你开光。
   开光的过程是把所有的开光物件放于一托盘,置于佛前,大师念经数篇,即算是佛光普照。你的物件因些而赋于灵气与法力,可以带在身边保佑你了。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
    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简要的介绍给大家,以祈共沾法益。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是什么? 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后出家修行,在菩提树下证道。
    成为大彻大悟的觉者,是佛教的创始人,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如此而行,自然福慧具足,心想事成。
   二、供养佛、菩萨一定要烧香吗? 不一定。供养佛、菩萨方法很多,通常用鲜花(表因)和水果(表果),如果条件不具备,仅供一杯清水(表清净平等)也行。  但是,绝对不用酒肉来供养佛菩萨。
  通常用“香、花、灯、涂、果、乐”六供养,其中之一均可。 三、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第一、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第二、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第三、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第四、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四、烧香求财可以得到吗? 不可以。
  佛经上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关键要懂得其中道理,求财要如理如法去求。燃香成灰是表示无私的奉献,即佛门所说的“布施”。  这启示我们:从生求财求福,先要舍财种福。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
  舍是因,得是果,舍得不二。所以,一个人的福报是自己修来的,不是佛菩萨施舍给你的。佛门常讲:“命由己造,福由己求。”烧大香就发大财吗?这纯属“以凡夫之心,度诸佛之腹”。大彻大悟、大慈大悲的诸佛菩萨,又怎会像凡夫众生一样,去在意你大香小香而分别赐富呢?当然不会。
     五、有人一定要烧香怎么办? 寺院是公共活动场所,一般会限制烧大香,加上节假日人流量多,烧大香稍为不慎就会灼伤他人,浓烟滚滚,不利环保,也易引起火患,如此,求福不成,反造无边罪业。
  一定要烧大香的信众,可将大香交给寺院管理人员,同意安排焚烧,焚烧时,寺院里的法师也会为你们祈祷。   六、烧香礼佛应当许什么样的愿? 烧香礼佛时应当心地清净,果能一尘不染,获福无边。
  若要许愿,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心愿,则功德无量。佛经上讲“礼佛一拜,灭罪河沙;念佛一声,福增无量”是也。 七、礼拜佛菩萨,上几支香为宜? 上三支香为宜。  此表示“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
  这是最圆满且文明的烧香供养。上香不在多少,贵在心诚,所谓“烧三支文明香,敬-片真诚心”。 八、寺院里供的佛菩萨很多,给每个佛、菩萨都要烧三支香吗? 不一定。一般在大雄宝殿前上三支香就行了,其他各殿合掌礼拜,效果是一样的。
    当然,也可以按照寺院的规定,根据寺院香炉分布的情况自行决定,但每个香炉中不超过三支香为宜。 九、把点燃的香拿在手上拜佛正确吗? 不正确。把香点燃后应插在香炉中间,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上完香后,应对佛像,肃立合掌,恭敬礼佛。现在有人将一把香点燃以后拿在手上拜佛,既可能引起火患,烧伤他人或自己,也容易烧坏拜垫和器物,更造成浓烟滚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实在是不文明不如法。
   十、什么方法供养佛菩萨功德最大? 佛经上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所谓法供养就是佛经上的教导,如理如法受持诵读,自行化他,为人演说。  即在日常生活和待人处世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 怎样烧香?自从开了佛具店,天天有人问:怎么样烧香才灵验,烧香要注意什么?在此把平时所作的答复加以整理以益他人: 烧香是种形式。人们都知道卧心尝胆的故事,说的是越王用尝苦胆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复国。
  烧香源自于古代风烽台上的狼烟,是一种战争信号。  延续到现在主要还是起提醒的作用。佛门讲戒定慧三柱真香。就是要时时的警惕自我尊守“戒定慧”进而学习佛菩萨的救世济人的慈悲精神。
   什么是戒定慧呢?简单的讲,戒、就是不做坏事,具体的说就是不做杀盗淫妄的事。往深里讲,六祖说:心地无非自性戒。是指人的内心没有是非,没有好坏,不活在欲望驱驶下,不患得患失,不造恶业,不受恶果轮回之苦。
    你想想一个天天烧香,做的却是杀盗淫妄的事,菩萨如何保佑他? 定呢?浅显的说就是不胡思乱想叫定。通常人的内心象十五只桶打水,无所依着,不识道德,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患得患失,自恼恼人。
  六祖说:心地无乱自性定。指的是清静平等的万事万物。一切都源自于自然。所以要接受一切,包容一切。  如此才能了解一切,认识一切,进而就会顺应自然。试想想不了解他人,不了解事实真相的人,佛如何能保佑他能把事情做好呢? 慧,是能观照有觉悟。
  通俗说就是自知自明。知道自己姓什么,叫什么,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知道自已正在做什么,说什么,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要清楚明白。六祖云:心地无痴自性慧。  什么是痴啊,被自己的知见和欲望所迷,所说的道理脱离事实,与现实不符,以假为真,不明因果,受困于自我而日夜劳作就是痴,病字里面一个知。
  所以六祖说心地无痴自性慧。要注意的是,慧不是得个什么,慧学不同于知识,可以为学日益,而是没有什么,不痴不迷,就是觉悟。一切处觉悟的人就是佛。  学佛就是学觉悟,所以讲佛者觉也。
  再想想,不反观自己的动机,不觉悟自己想干什么,而整天忙碌的人,佛如何保佑啊? 戒定慧是佛陀教育的纲要。我们平时烧香就是要时时提醒自己戒定慧,做个真理的追求者,成为觉悟的人。 把这个搞清楚了,至于一天烧多少香好?什么时间烧?是站着还是要跪着?等问题相信你就迎刃而解了。
    而哪些只在形式上做功夫,不懂实修的人,也很好,与佛教结缘,与老师交友,总会受益,一旦机会成熟了也自得心开。中庸有言,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其他社会话题
法律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