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贝老爱打人怎么办?

宝贝老爱打人怎么办? 我儿子现在是动不动就打人,坐床上跟他玩的好好的都会打你一下,还打得挺痛的,力气挺大的,不开心的时候也打人,有小朋友到我家玩他也会打,真是气人,说也说不通

全部回答

2016-04-02

44 0
    孩子打人也是一种探索 对于1~2岁的孩子来说,类似闹闹这样的攻击行为非常普遍。有时候孩子打人,没有任何理由,他们只是怀着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
  他们想看看打完人后将发生什么事情。对他们来说,打人是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试验。 打人是一种情绪反应 孩子打人也是带有很强烈的情绪因素的。  想一想1岁孩子们的生活世界,你就会发现,宝宝的每一天都会遇到他们不熟悉的各种情形,并努力去掌握各种新的技能。
  因此,打人也成了孩子们表达挫败感,或者遭受打击后释放情感的一种方式。 打人是因为不会用语言表达 当一个4岁孩子的玩具被抢走之后,他会说:“还给我!” 但是,1岁多的孩子还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的表达能力很有限,语言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全,于是就用拳头来代替语言。
    而且,一两岁的孩子也意识不到打人会伤害别人,即使大人告诉他别人会疼,这么大的孩子也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长大一些就好了,家长平时也要注意教育孩子的方式,即使你没动手打孩子,也可能对孩子说过:“不听话,打你屁屁之类的话。
  ”这对孩子也是一咱潜移默化的影响。

2016-04-02

30 0
这个还真不知道怎么办,因为我家宝贝在外面玩总是被别的小朋友打,我都不知道怎么办,我家宝贝胆子太小了,我还羡慕你哈.

2016-04-02

15 0
这个平时要注意引导啦。

2016-04-02

29 0
亲,宝宝这阶段的时候都是有点这样的,不要太担心,平时要多和宝宝说,宝宝会听的,偶尔实在是不听,可以打下宝宝的,大点就会好多了的。

2016-04-02

44 0
    孩子爱发脾气、爱摔东西大多是因为精神上不愉快,如经历挫折、批评、冷落时,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因无法明确的进行自我表达而得不到他人理解时,想自立但受到能力限制时等等。 发脾气带给宝宝什么?宝宝用发脾气来发泄心里的愤怒、焦虑和困惑,是宝宝的一种成长经历。
  但无论怎样宝宝发脾气、摔东西总是不好,那应该怎样预防呢? 1、防患于未然:给宝宝足够的关注,了解宝宝的个性,随时察觉他们的心理变化,及时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宝宝就不容易发脾气。   2、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以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宝宝,理智公正的方式教育宝宝,努力营造和谐友善的家庭气氛。
   3、注意处理好初发行为,比如第一次摔东西、第一次把爸爸的抽屉打开,往外扔东西,要马上处理,对他讲不能这样做的道理,或者用眼神、摇手、摇头表示不满。   宝宝发脾气、摔东西时怎么办? 1、尽量保持冷静:宝宝发脾气时,父母如果也跟着心烦意乱,很可能招致错误的做法,同时,你不稳定的情绪也会助长宝宝闹下去的势头。
  记住,无论宝宝怎么闹,父母一定要冷静。 2、转移注意力:如转换空间,带他到外面的草地上走走,或者与他交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较快地转移他的注意焦点。   3、冷处理:有时孩子发脾气时,父母采取不予理睬的方式也很有效。
  父母好像没有看见(当然心里是在关心着),还做着自己的事。待宝宝平静下来了,再和他讲道理。 4、坚持原则不妥协:一旦宝宝发现,哭闹、摔东西能有效地帮助自己达到目的,发脾气就会变成他要挟父母的手段。
    父母对宝宝的要求一定要有原则,该拒绝的就是不答应,必要时还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惩罚措施,比如停掉零食,禁止看电视,取消游玩计划等,让宝宝认识到,乱发脾气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5、适时适度讲道理:宝宝也有分析和判断能力,父母不妨给他讲讲道理,告诉他乱发脾气带来的坏处,鼓励宝宝培养健康的个性和正确的处事之道。  但要注意,要选择宝宝心态平稳的时候,因正在发脾气的宝宝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
   6、家人教养方式要一致,不能让孩子有保护伞。 帮宝宝改掉乱发脾气、爱摔东西的不良个性要靠父母的不懈努力,注意以上几点,就一定能收到成效。 宝宝爱摔东西还有另外一个原因,这与孩子的年龄有关。
    此时,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某件事的进程。故意摔东西,是因为孩子觉得摔东西很好玩,而且这种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操作与控制。至于摔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孩子才不会考虑那么多。
   另外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了孩子的这种行为。只要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成人大多会表现为慌乱与限制。  如果父母的反应方式在孩子看来新奇有趣,他就会重复去做。所以,面临这样的处境,家长应保持淡然与沉默,并让孩子帮助一起收拾“残局”,是远胜于指责的做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