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老人脸色发白

宝宝脸色发白该怎么办?

宝宝脸色发白该怎么办? 我的宝宝现在一岁三个月了,可是他现在还是不会走路 他的脸色一直发白,有时候,晚上还会莫名奇妙的哭

全部回答

2016-05-06

67 0
    有些父母看到别人的孩子已经会走路,而自己的孩子还不会迈步,很是忧虑,怀疑孩子是否有问题。其实,每个孩子的发育有其自身的规律,走路的早晚同样因人而异。 要学会走路,孩子的肌肉需要达到一定的力量,并能很好地掌握身体平衡。
  孩子的个性也决定着走路的早晚。有的孩子性情温和、谨慎,没有自己要走的愿望,走得相对较晚;有的孩子生性好动,8个月大小时便不肯在成人的怀抱里,喜欢被扶着腋下迈步,可能会行 走的时间相对较早。
    体形也能影响孩子走路的早晚,瘦一点的孩子似乎开始走路比较早。另外,走路晚的孩子在爬行→扶站→独站→行走的过程中缓慢而谨慎,按自己的节奏发展,等他终于可以走时,便能够走得很好。
  常被抱着,很少有机会运动的孩子,往往走得相对晚一些。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一岁左右开始会走路,最晚不能超过15个月。  孩子在学会走路之前,大运动能力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孩子学会攀着家具站起来后,便发展了支撑站立的技能。
  刚开始时,孩子有些摇摆,脚不能完全张开,找不到平衡点。当孩子学会将脚放平、向外后,平衡感就会进步。孩子学会扶着东西站立后,便开始扶物迈步,最初横跨的两脚可能会绊在一起。  很快地,他扶着东西不再横着走,而是先把腿、脚都转过来,变成往前走,然后把上半身的方向调整成与下半身一致。
  随着动作的熟练,可由双手扶物到单手扶物行走。在孩子扶着东西行走时,可能会放开手自己站着,但表情很疑惑,往往要挪步的一刹那,会扑通一声坐在地上,然后再站起来。经过反复地练习,孩子学会独自站立。  这时,他会知道,从站立姿势往前走,只要能够掌握一脚平衡,再把另一只脚往前提就行了。
  宝宝迈出的第一步,虽然并不连贯,腿部僵硬,但是在大人们兴奋欢呼的同时,他同样是惊异的、喜悦的。 虽然学会走路是具里程碑意义的动作之一,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开始走路早的孩子比走路晚的孩子智力水平高。
     当孩子迈出艰难兴奋的第一步的瞬间,父母感觉异常的幸福、欣慰,但是请不要忽略下面的问题: (1)在孩子学习走路期间,均衡地摄入营养素非常重要,尤其是钙元素的摄入。
  孩子从扶着走到独立行走,下肢骨骼需要承担很大的身体重量。如果此期发生营养不良、钙元素缺乏,容易使腿部变形,成为平时所说的O形腿或X形腿。  (请参阅129) (2)注意行走的安全。
  孩子扶着东西走路后,不只是能找到乐趣,还可能会碰到麻烦,如:摔倒了、碰到尖锐的物体、把东西摔坏了等。所以,保护孩子不发生意外伤害是这个时期需特别留意的问题。

2016-05-06

70 0
走的时间相对较早。体形也能影响孩子走路的早晚,瘦一点的孩子似乎开始走路比较早。另外,走路晚的孩子在爬行→扶站→独站→行走的过程中缓慢而谨慎,按自己的节奏发展,等他终于可以走时,便能够走得很好。常被抱着,很少有机会运动的孩子,往往走得相对晚一些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