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寇准写的“江南春"是什么?

寇准写的“江南春"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6-08-21

60 0
    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江南春尽离肠断,蘋 满汀洲人未归。 南朝梁柳恽《江南曲》日:“汀洲采白蘋,日暖江南春。洞庭有归客,潇湘逢故人。故人何不返, 春华复应晚。
  不道新知乐,只言行路远。”寇莱公似乎对此诗青眼相待,在他的诗词中一再化用其 意。  如所作《夜度娘》中有烟波渺渺一千里,白蘋香散东风起。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 水。”题下自注云:“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余妍,因书一绝。
  ”本词显然也是从柳恽汀洲诗化出,写 佳人怀人之情。 词的前四句写景:一泓春水,烟波渺渺,岸边杨柳,柔条飘飘。那无边无际的芳草蔓伸到远方。   夕阳映照之下,孤零零的村落罕无人烟,只有那纷纷凋谢的杏花飘飞满地……好一派江南暮春 景色! 我国古典诗词的用语,受悠久历史文化的影响,往往形成一种特定内涵,上面四句景语就含有 丰富的意蕴和情思。
  如首句“波渺渺”,就是怀人女子眼中望见的景色,这自会使人联想到温庭筠 《望江南》的意境:“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波渺渺”,“水悠悠”,可见佳人望眼欲穿的 深情,也就是《夜度娘》诗中所刻画的“烟波渺渺一千里”“柔情不断如春水”也。
   “柳依依”,很容易让人记起《诗经•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 的风俗,所谓“长安道上无穷树,只有杨柳管别离”也。  这青青杨柳,更使人想起当年长亭送别时的 难舍难分之景,怎不使人触目伤怀呢! “孤村芳草远”之句亦包含着浓郁的情感,“孤村”而非一定是村“孤”,恰是说明主人公心境之 孤寂。
  诗词中的“芳草”更是与离思之情密切相关,《楚辞•招隐士》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 萋。  ”蔓伸到远方的芳草,则更易使人想起李后主《清平乐》中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斜日杏花飞”,这是典型的江南暮春残景。江村日暮,杏花如红颜易老,在无力东风中漫天飘 落,这景色极艳极美,可这艳美之中又有几分凄凉,亦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 本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此一来,读者含英咀华,思而得之,亦饶有情趣。
    但如若全用写景 来表现情思,则易使人难以捉摸。因此,古典诗词一般都是写景与抒情并用,本词亦是如此。 作者最后由隐而显,以直接抒情来点破题旨:“江南春尽离肠断,蘋满汀洲人未归。
  ”词人在前面 花费许多笔墨,连续四句写景,就是为了引出“江南春尽离肠断”。有了前文中绘景之句的连续铺 设,这句直抒胸臆之语,才显得情意深挚。  古代女子有采蘋花赠情人的风俗,如今正是“蘋满汀洲” 之时,多情的女主人公本想将蘋花赠给心仪郎君,只可叹“王孙游兮不归”!。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