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请大家来评论评论这个人。

   豫让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 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 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後而 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 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 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 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 厕,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 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 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 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後,而其臣欲为报仇,此 天下之贤人也。”卒醳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 不可知,行乞於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 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 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 近幸子。
  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 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 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後 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於所当过之桥 下。
  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 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於是襄子乃数豫让 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 不为报雠,而反委质臣於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 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 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
   至於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 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 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 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 之美, 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 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原请君之衣 而击之,焉以致报雠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 也,敢布腹心!”於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 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 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 为涕泣。 大家尽管开炮,不用客气。
  就是想听听大家的 想法,最后会选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投票决胜 负,不论何种答案都有机会得分,欢迎参与。

全部回答

2007-08-03

0 0
    “尽管开炮,不用客气”?这话莫名其妙,引太史公的作品怎么号召大家开炮呢?还“不用客气”? 现在答题。 古人和今人,两个不相同的思维体系。沟通理解尚且困难,妄自评论的话,今人可能痛快,古人听了评论,一定会哑然失笑。
   豫让的行止,与人身依附关系应该有关。  他认为他的身躯(和所承载的生命),不是属于自己的,而是属于养活这个身躯,善待这条生命,尊重这生命的人格(即“国士遇我”)的别人。
  这是他的忠肝义胆由来的基础。这和今天的雇佣关系有本质的区别。在豫让看来,忠于主子,报效主子是不必讲是非正义原则之类的,报效就是最终的目的。   当报效成为最终目的后,刺杀襄子又出现曲折,豫让提出用“杀衣服”来代替“杀襄子”,这比伍子胥鞭楚平王之尸要逊色多了。
   “杀衣服”的笨办法,整个全是围绕“报效”来设计的。“杀”是为了报效智伯的“尊宠”之恩;杀的是“衣服”而不是赵襄子本人,则是报效赵襄子的宽恕之恩。  报效哲学,当数豫让为最高境界。
   我说了,古今有隔阂。今天不要说人人追求独立自由的健全人格,赵襄子们别想用金钱收买一个人的忠诚。即便有“士”愿“为知己者死”,也不会死得像豫让那般滑稽。

2007-08-03

98 0
叹气!!! 执! 忍! 孰!

2007-08-03

97 0
一只迷途羔

2007-07-17

126 0
    虽不欣赏,但很佩服。 《史记·刺客传》中,记叙了5位刺客,豫让是其中唯一不存在政治目的的“刺客”,他所扮演的角色,可以称为愤青中的“国士”,而且戏演得好。 对此,司马迁曾经评论说:   凭借豫让的才能,如果去“投靠”赵襄子的话,赵襄子必定会非常重视豫让,等豫让取得赵襄子的信任,再寻找机会行刺,那样不是很容易吗?豫让何苦采用这种办法来摧残自己呢? 说的很是,说到了点子上。
    我们现代人,大多都会赞同这个办法。 但是,这也正是豫让的“众人、国士”之论可以成立的根本原因——“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对于众人,夏虫不可语冰;对于国士,难以常情测度——在卑鄙与高尚之间,豫让给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正所谓:“坐观成败岁已深,斩衣三跃说到今;清秋碧水伏剑气,谁解晋阳国士心。  ” 豫让的信义,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 可参阅:新浪读书《愤青史记之侠客豫让:豫让的选择》。
  

2007-07-17

127 0
执着又有所顾忌。 看似执着,其实执着得不够。执着的最高境界是:不择手段。 豫让朋友的提议不无道理! 想到《英雄》。为刺秦,先以苦肉计求得信任,致可近身,伺机杀之。 后来虽放弃,与愚忠无关。无名、司空,为中义(复国仇),不择手段,又为大义(天下)而放弃。 豫让的义,和大义无关,和中义无关,为小义。 小义而有所忌, 义不足!

2007-07-16

110 0
有点美国影视中变态男的味道。 有个执着的杀妻者,老婆跑了好几个地方, 还是被找到,追杀。 怕怕的说。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法律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