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二战日本潜艇

我从上看到,二战德国投降的时候,当时在印度洋上有艘日本潜艇正从德国运送制作原子弹的铀矿石去日本。该潜艇在印度洋时即被盟军舰艇截获。书上提到这艘潜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航程最远的潜艇,而且只有三艘。我想问一下,这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的话,能不能详细的介绍一下这种潜艇的详细资料呢?谢谢。

全部回答

2007-03-12

0 0
    不知你看的是哪本书,实际上这件事至今仍然扑溯迷离的,怎么会像你那本书描写的那样,关于这件事的传闻网上也有,但估计和你所知的潜艇有出入,因为伊-52并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远的潜艇,只不过是较大型的潜艇。
  我先头答的主要是最大的潜艇,但实际上当事艇并非像你说的那样大,请看看是不是下面的情节:(原文) 二战中后期,德日法西斯急切想从对方得到各自所需的战略物资。  由于陆上交通受阻,双方交易只能在水下进行。
  不久前,由美日民间组织发起的调查活动,终于为世人揭开了它们在大西洋进行秘密交易的内幕。   偷偷摸摸,日本潜艇走了3个多月   二战中后期,日本军方希望从德国获得新武器和新技术;而德国则需要来自日本占领区的原材料和战略物资,但双方的陆路交通被阻断,德国方面派出的船只只能取道大西洋与日本交换物资。
       到1944年中期,由于盟军的猛烈打击,这条航线上已见不到“轴心国”的大型远洋运输船。由于当时的日德两国都没有大型远程运输机,于是惟一的交换途径只剩下水下了。
     其实,早在l943年,日本人就秘密使用一艘编号为I―8的潜艇完成了从日本到欧洲的货物运输,并顺利返航。  年底,一艘大型I―52潜艇在日本海军基地建成,这艘新型潜艇可运载300吨货物,并可连续航行3。
  36万公里而不必补充燃料。   1944年3月中旬,在司令官龟雄宇野指挥下,I―52潜艇驶离日本军港,停泊在新加坡,装上了日本在东南亚掠夺到的288吨鸦片、3吨药用奎宁原材料、54吨生橡胶。
    这条潜艇上共有84名船员、11名军官、14位海军部门的工作人员、8位工程师和1名翻译。   为避免被发现,I―52潜艇只在夜间才敢浮出水面换气,白天不值班的人员为节省氧气都平躺着。
  就这么偷偷摸摸地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I―52潜艇才穿过了印度洋。   5月15日,I―52潜艇绕过了非洲,进入大西洋。  按照事先的约定,日本人要到大西洋中部的一个海域,与一艘代号为U―530的德军潜艇会合,并接上一名德国领航员和一部新式无线电台以及两名操作员,以保证潜艇能够顺利地进入被德军占领的法国港口洛里昂。
     但此刻的大西洋俨然成了盟军的“内湖”,盟军大量的电子监听站密布于大西洋四周,设在华盛顿的美军司令部,早已在海图上标出了U―530与I―52潜艇的位置。     6月4日,I―52潜艇跨越了赤道。
  按预先安排的时间,日本潜艇将于6月23日黄昏与德军潜艇接头,而此时的U―530潜艇早已在焦急地等待了。   由于担心两条潜艇在水下同一地点会合容易暴露目标,德军潜艇艇长肯特少校于是放下一条橡皮艇,将一名领航员、两名无线电员和一台新式无线电装置送上日军潜艇。
    当时,因为一只木箱不慎掉入水中,日本潜水员打捞时很费了一些时间。2小时15分钟后,德军潜艇匆匆离开会合点向西驶去。   铤而走险,遭到盟军深水炸弹攻击   与此同时,停泊在90公里外的美国第10舰队的小型反潜航母“博格”号,已经下令泰勒上尉驾驶“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急速升空,直扑I―52潜艇。
       正当泰勒向自己的巡逻海域瞭望时,值勤雷达手及时发现了雷达显示屏上的尖蜂状信号。于是,他们向海中投放了―只声纳浮筒(这是专为探测水下潜艇的新式装置)。“复仇者”即刻就侦察到一个醒目的信号――一条满载物资的大型敌方潜艇,正以10至15节的航速行进。
     正当I―52潜艇仓促下潜时,“复仇者”轰鸣着飞过它的艇艏,转了一个“8”字形,在潜艇的艏艉两处投下了两颗威力巨大的深水炸弹。  随着一股白浪翻涌,泰勒又投下两个绰号为“弗多”的声纳仪。
  一分钟后,他们听到了―种“―张纸在手中被揉成一个团”的声音。   第一次攻击时隔45分钟后,“博格”号航母的司令官斯乐命令另一架战机进行第二波次攻击。投弹17分钟后,飞行员高登从声纳装置中听到了一声沉闷的爆炸声。
    不久,水下开始沉寂。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博格”号上的水手们在水面上找到了一些残片和大量的油斑。随后赶来的美国军舰“詹森”号还捞到了一吨多的生橡胶、大米和一些丝绸制品。
     焦急等待,日驻柏林使馆望眼欲穿   1944年的整个夏季,日本驻柏林的大使馆一直都在坐立不安中等待着I―52潜艇的消息。  而法国的洛里昂港,日德两国的代表也如坐针毡,大批的雷达配件、投弹瞄准仪以及飞机发动机所用的合金钢、铂等让他们望眼欲穿。
     但一直等到7月30日,潜艇还是杳无音信。驻柏林的日本使馆海军武官终于按捺不住,带领8名日本官员匆匆赶往洛里昂港,但却一无所获。8月4日,这位武官向I―52潜艇司令部发出电报:“我们盼望你们平安,你们可以进入其它法国沿岸的港口,或赶到挪威的港口……”几天后,盟军的先头部队闻讯包围了洛里昂港,这些两手空空的日本人只得乘公共汽车落荒而逃。
       在盟军赶到洛里昂港之前,德军有意销毁了为I―52潜艇准备的装货清单,但匆忙之中依然被盟军先头部队截获了一部分,其中包括一种500公斤的“氧化物”。多年之后,随着当时文件陆续解密,人们才了解到,那些被严格保密的物资居然是铀的氧化物。
     费尽周折,老兵探寻潜艇沉没真相   战后几十年中,交战的日美双方都对I―52潜艇事件缄默不语。  直到1992年美国的一些军事文件解密时,有位50多岁、得过一枚紫心勋章和两枚铜质勋章的越战老兵泰德维尔,对I―52潜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用了近两年的时间,了解日美双方对战时沉没在国际水域船只的法律规定,走访了I―52潜艇遇难人员的家属,并雇用了一名经验丰富的俄罗斯深水打捞专家。     这些美国人和俄罗斯专家在海底搜索了整整3个星期,终于在1995年5月2日,用声纳装置在大西洋底发现了一个金属质的大型物体。
  搜索小组用水下机器人对发现物进行了拍照,终于证实那是一艘潜艇。此后,由于种种原因,搜索活动被搁置下来。   1998年11月的一天,经过周密准备,泰德维尔与两名俄罗斯船员亲自下水搜索,并于当地时间14时23分到达海底。
    3个小时后,他们从I―52潜艇中找到了两个金属质箱子,捞上来后,发现里边装满了鸦片,这可是二战后期相当昂贵的物资。   经过数十次努力,泰德维尔小组最终找到了一批当年I―52潜艇上的遗物,甚至包括当年潜艇上一名工程师写给妻子的一封信,不过,却一直没能发现军史学家们所期待的“铀的氧化物”。
       美国军界一直把二战中攻击日军I―52潜艇,作为第一次使用声纳浮标搜索击毁潜艇的光辉战例。为此,当时执行轰炸任务的泰勒也获得了海军颁发的飞行十字勋章。但令美军难堪的是,1998年3月,一项著名的试验却表明,当年泰勒所用声纳上的线圈所测出的结果,只不过是泰勒自己心脏的跳动,而不是潜艇螺旋桨的推动声!泰勒攻击成功实属偶然。
       虽然目前的技术条件还极难将I―52潜艇完全打捞上来,但已经解密的资料足以证明,二战期间德日曾有过极为密切的勾结,如果不是盟军空军的有力打击,一旦它们抢先制造出原子武器,或许世界历史真的会被改写。
     日德核交易没能得逞   有证据表明,在二战中期,日本人曾试图找到一种富集铀的方法,但一直处在十分初级的研究阶段。  后来,日本人寄希望于德国人,企图获得高品质的铀氧化物。
  也有证据表明,1944年,曾有一艘德国潜艇为日本运去了500公斤的含铀矿物,但第二批500公斤矿物却在驶往日本的海运途中神秘丢失了。   最后一批铀的氧化物于1945年3月25日从德国的基尔港装上了一条大型U―234潜艇,由德军上尉弗勒负责押运。
    它装载着二战中最后一批从欧洲运往日本的战略物资:武器、铝块等稀有金属、散装的新式喷气式战斗机――梅塞施米特―262,在艇底的铅块中甚至还装了10桶铀的氧化物。   同行的有一名准备前往日本进行3型喷气式战斗机技术指导的德国空军准将、两名日本方面的技术负责人。
    到了5月8日,这艘潜艇从挪威海进入大西洋后,德国投降了,潜艇又回到了挪威。5月14日,这艘U―234潜艇也不得不向美军投降。   盟军的科学家们奉命搜查了这条潜艇,5月27日,海军军官用密码向纽约的海军军工厂报告:“在U―234潜艇内找到了装在外有金质丝线的圆桶内的铀氧化物!”   金是惰性物质、金质丝线是用来防止射线外泄的,但除非在反应器内有过量的射线,否则是不会有射线放出的。
       西方的军史学家们认为,德国与日本人当时都没有这类反应器,他们的技术还远没有达到这―步。但为什么这些铀的氧化物桶外边会有金质丝?有人认为,那是第三帝国对外运输昂贵物资的一种特殊方式,但迄今为止仍无人能破解这一谜案。
   如果书上说的也是这件事,那么潜艇肯定就错了,伊-52只有这么一艘,而不是三艘。  伊-52属于海大二型,具体参数: 伊52型 (海大2型) 日本海军的大型远洋舰队潜艇,1922年2月建造,为高速型远洋舰队潜艇,只造了1艘 排水量;水上 1500。
  0吨 / 水下 2500。0吨 航 速;水上 20。1节 / 水下 7。7节 航 程;水上 10000海里 / 10节 水下 4节 / 100海里 鱼 雷;533MM鱼雷16枚 鱼雷管;533MM鱼雷发射管8具 (前6 + 后2) 火 炮;120MM单装炮1门 + 76MM高射炮1门 安全工作深度;45。
    7米 。

2007-03-12

209 0
    这个情况是这样的。 1。日本方面派出接铀原料的是伊52号。是日本少有的大型潜艇。 “伊—52”是日本研制的新型潜艇,航速11节,排水量3644吨。续航能力特别强,不需途中加油,航程可达19200公里,可携带3个月的生活给养。
  潜艇外部特征极为特殊,未设停机坪,艇身前甲板装有一门140mm火炮。   潜艇上载有大量德国急需的战略物资,其中包括锡、钼、钨等贵重金属228吨,鸦片288吨,奎宁3吨,生橡胶54吨,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艇上还载有146根金条,重约2吨,分装在49个金属密封箱内。
   它的任务是到德国接回日本外交人员,并带500公斤铀原料回日本。   1944年6月24日,它在印度洋被击沉。 2。德国派往日本的运送铀原料的潜艇是U234号,它被美军截获了,这个应该就是楼主问的那个。
   U—234潜艇属于1938年设计定型的XB型远洋布雷潜艇,全艇总长89.9米,排水量1763吨(潜航排水量2710吨),主要武器为66枚大型水雷和2具艇艏鱼雷发射管(备15枚鱼雷)。  该型潜艇是德国战时吨位最大的潜艇,装有特制潜水呼吸管,可长时期潜航。
  德军共建造有8艘此类潜艇,在战争后期主要用于远洋运输。 技术参数: 乘员 52 人 艇长 89。8 米 水上排水量 1980 吨 水下排水量 2177 吨 航速 16。
    4节(水面)/7节(水下) 吃水 4。7米 水上航程 5650海里/10节航速 水下航程 56海里/4节航速 设计下潜深度 350 米 鱼雷发射管数量 2具(艇尾) 鱼雷数量 15枚鱼雷/或66枚SMA水雷 武备 105mm火炮/37mm机关炮/20mm机关炮 该艇具有7个水密阁舱的双层艇壳,储油柜位于一号和二号阁舱,水柜以及燃料位于外层艇壳,水密调节舱和附加燃料舱位于艇中部,艇首和艇尾还有附加水柜。
     1945年3月25日,该艇奉命从基尔港驶抵克里斯蒂尼亚接受运输物品,然后经好望角前往遥远的日本。 希特勒命令把尽可能多的德国顶尖的军事技术材料都装上了U—234艇。
  这其中包括足以装配两架Me—262喷气式战斗机的部件、一枚HS—293制导滑翔炸弹、V型导弹零件、“容克”式喷气式发动机、先进火控系统、Lorenz7H2型投弹瞄准仪、Lufte7D投弹观瞄设备、FUG200 Hohehtwei机载雷达等实物,此外还有重达1吨的外交信函和3.001吨技术图纸,包括Me一163型、Me一262型战斗机和V一1/2导弹、重要战舰和潜艇等等几乎帝国所有最先进武器的设计图纸都在其中。
    除此之外,还有10个标着“日本陆军”字样的神秘圆筒型容器。事后发现,这里面装的是铀235,总重量高达560公斤,足够制造两枚原子弹。 1945年5月14日11时,U234向美“苏顿”号驱逐舰投降。
   图为U234所属的XB型远洋潜艇。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