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萧何是刘邦左膀右臂?
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离不开身边贤人的帮助,这就不得不提萧何了。萧何(公元前
257年一前193年),徐州小沛(今江苏沛县)人,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
邦建立大汉政权,西汉初年丞相、政治家。
萧何原是秦末沛县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沛县功曹,是主要负责县里某项事务的官吏。他自幼聪
明,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他生性温和,善于识人,与诸多豪杰相交好。其中有泗水亭长
刘邦、屠户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之父),由于他们年龄相仿,
不久后便成为莫逆之交。 萧何与刘邦最为交好,感情颇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一表人才,谈吐
不凡,是大贵之...全部
刘邦之所以能够打败项羽,离不开身边贤人的帮助,这就不得不提萧何了。萧何(公元前
257年一前193年),徐州小沛(今江苏沛县)人,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辅助汉高祖刘
邦建立大汉政权,西汉初年丞相、政治家。
萧何原是秦末沛县人,年轻的时候做过沛县功曹,是主要负责县里某项事务的官吏。他自幼聪
明,勤奋好学,对历代律令颇有研究。他生性温和,善于识人,与诸多豪杰相交好。其中有泗水亭长
刘邦、屠户樊哙、书吏曹参、刽子手夏侯婴,还有吹鼓手周勃(名将周亚夫之父),由于他们年龄相仿,
不久后便成为莫逆之交。
萧何与刘邦最为交好,感情颇不一般。他见刘邦器宇轩昂,一表人才,谈吐
不凡,是大贵之相,所以对刘邦格外敬佩,并曾多次利用职权暗中保护他。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起了反秦的大旗,各
地豪杰纷纷响应,天下大乱。
此时的萧何仍在沛县担任功曹,他和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等
人时常聚集在一起,密切关注着时局的发展,并暗中与隐藏在芒砀山中的刘邦保持着联系。
在陈胜、吴广起义的震慑下,许多地方的官吏也深深感到,秦帝国的暴政不会长久,于是
都想反叛朝廷,归附义军,以保全自己。
萧何所在的沛县与蕲县非常接近,沛县县令眼看烽烟
四起,生怕丢了脑袋,于是将萧何、曹参等人找来,秘密商议起兵之事。萧何建议道:“你作为
秦王朝的官吏,沛县百姓恐怕难以听从你号令。若是要谋取大事,定要把逃亡的豪杰请回来
才行。
若是如此,沛县便可安如泰山了。”县令听罢,觉得颇为有理。萧何于是举荐了刘邦,请
县令赦免其罪责。于是,县令派遣樊哙去芒砀山找回刘邦,商量共同起义。刘邦欣然答应,立
即率众前往沛县。不料,县令突然反悔,将刘邦拒于城外。
刘邦兵临城下,见城门紧闭不开,
便料到城中有变。于是,刘邦下令将城池重重围住,准备攻城。就在这时,萧何、曹参从城墙
上跳下来到刘邦处,刘邦大喜。三人商议一阵后,刘邦在布帛上写了一封告沛县父老书,用箭
将其射入城内。
书中说:“天下百姓共同忍受秦苛政
之苦已经很久了,如今父老兄弟们却还在为县令守
城。天下诸侯并起,马上就要攻破沛县城池了。如
果沛城的百姓现在起来诛杀县令,响应诸侯,则家室
还能得以保全。
否则,都将白白地惨遭杀戮。”沛县
百姓看了刘邦的信,便聚集起来攻占了县衙门,杀死
县令,打开城门迎接刘邦进城。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项梁叔侄将会
稽郡郡守殷通杀死,也举起了义旗。
不久,便拥有了
20多万人马,拥立楚王第十二代孙,13岁的熊心为王,
并与刘邦部汇聚于薛城。众将商定:项羽率军向北救
援赵国,解除巨鹿之围后,再从北向西进攻秦国;刘邦
率军从南路西进向关中进发。
两路人马在击败秦军
后,若是谁先进人秦都咸阳,便由谁来做关中王。
刘邦率军勇猛无敌,凭借张良等人的出谋划策,避实就虚,一路过关斩将,直逼关中。萧 何身为都督,坐镇地方,主管军队的后勤供应。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亲率大军30万兵临咸 阳城下。秦王子婴设计将奸相赵高杀死,献出玉玺,向刘邦投降。将士们见咸阳宫殿高峻巍 峨,街市喧嚣繁华,顿时忘乎所以,纷纷乘乱抢掠金银财物,连刘邦也忍不住,趁着空闲,跑到 未央宫去东张西望。
唯独萧何进入咸阳后,并不贪恋金银财物与美女,而是急匆匆地赶往秦 丞相御史府,并派遣士兵迅速包围M相御史府,不准任何人出入。然后让忠实可靠的下属将 秦朝有关国家户籍、地形、法令等图书档案一一进行清查,分门别类,登记造册,统统收藏起 来,以备曰后查用。
因为,按照秦朝的典制,丞相辅佐天子,主管国家大事;御史大夫负责对外 监督各郡御史,对内接受公卿奏事。除掉军权外,丞相与御史大夫几乎把持一切朝政。萧何 为官多年,当然深知这些。因此,全军上下无不对他深深佩服,刘邦也在惭愧之余,说萧何是 一代异才。
萧何将这些秦朝的律令、图书、档案收藏起来,使刘邦对天下各处关隘、户籍、势 力、民俗等了如指掌,为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律令制度找到了可靠的依据,对日后西汉政权 的建立与巩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
这也足以看出萧何的深谋远虑。
刘邦率攻入咸阳后不久,项羽也率军入关,并在同年二月自封为西楚霸王,占据梁、楚东 部九郡之地,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项羽背弃原来的盟约,改立刘邦为汉中王,统辖荒远偏 僻的巴蜀之地,建都南郑。
为了防止刘邦东进,项羽又将关中地区一分为三,分别封给了三个 秦朝降将——雍王章邯、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刘邦看出了项羽的险恶用心,十分生气,决 定与他决一死战,可惜兵将孱弱、缺兵少粮,实在难以取胜。
只好采纳萧何、张良等人的建议, 率兵退蜀,休养生息,广纳贤士,伺机与项羽再争高低。
四月的时候,各路诸侯分别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按照张良的计策,偃旗息鼓,人不 解甲,马不停蹄,急匆匆地赶向巴蜀。
一路上,许多来自其他诸侯王军中的士兵自愿投入刘邦 的帐下,韩信就是在这个时候从楚营中逃出,投奔刘邦的。
韩信原来在项羽的帐下,他智勇双全,是天下著名的军事家,后世有“兵家之祖”之誉。但 他在项羽手下颇为不得志,于是改投到刘邦麾下。
起初,刘邦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管理粮草的 小官,韩信十分失望。一次偶然的机会,萧何与韩信结识。在交往的过程中,萧何发现韩信有 勇有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向刘邦推荐,但开始并没有引起刘邦的重视。
转眼间两个多月已经过去了。汉军将士不愿在蜀地久居,非常想念家乡,都希望东归,开 小差的人也愈来愈多。一日,韩信见久在汉营终不得重用,一气之下便离开了。萧何知道后, 马上放下还没有处理完的紧急公务,亲自骑马去追韩信,都来不及向刘邦打个招呼。
刘邦正 在为军中开小差的人日益增多而深感焦虑,忽然有军吏来报告说萧丞相也逃跑了。”刘邦一 听,大惊失色地说:“不得了了,我正欲与他商量军国大事,怎么他也逃跑了! ”刘邦赶忙遣人去 寻找萧何。萧何回去后拜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后,又惊又恐地说道你为什么也要逃跑?” 萧何说:“我不是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了。
”刘邦又问他:“你去追谁了? ”萧何回答说:“韩 信。”刘邦听后,非常不以为然地说道:“已经有1。多个将军逃走了,也没听说你去追过谁,怎 么偏要去追韩信,明明就是骗我嘛。”萧何说那些将军都很容易得到,但韩信却是当今数一 数二的杰出人才,如果跑了就没有第5:个了。
大王您若是只想做个汉中王,有没有韩信都无 所谓;您要是想得到天下之地,那就必须要用到韩信了^汉王您觉得怎么样?”刘邦说我当 然想率军打出去,不想老困在这里呢!”萧何说:“汉王你若是决定打出去,就必须重用韩信,他 自然会留下;若是不重用他,他始终都会离开的。
”刘邦沉思了一阵,下定决心说,“那就听丞相
之言,让他做个将军,如何?”萧何说:“要是做将军,他还会走。”刘邦又说:“那拜他为大将军如 何?”萧何说:“行,我看可以了。”后来刘邦便在萧何的建议下,拜韩信为大将军,并在将军台上 亲自把将印授予韩信。
后来,韩信果然没有让刘邦失望,也没有辜负萧何的良苦用心。楚汉战争爆发后,韩信亲 率汉军渡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伐齐,屡战屡胜,最后在垓下设置十面埋伏,一举歼灭 项羽全军,为刘邦夺得天下。
很显然,在楚汉战争中,韩信军事才能的充分发挥与运用,乃至 汉王刘邦最终能够夺得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同萧何的慧眼识才、倾力举荐是密不可分的。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率军悄悄离开南郑,采纳了张良、韩信所献的“明 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挥师东进,留下萧何负责征收巴蜀之税,以供应军粮^汉军将士自从 人蜀后,非常思念家乡,东归之心颇为急切,一旦东归,个个便如猛虎下山一般,奋勇杀敌,直 杀得雍王章邯的兵马丢盔弃甲,大败而逃^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不到一 个月便占领了王秦之地。
刘邦遂令萧何坐镇关中,安抚百姓,同时负责兵员与粮饷的筹措和 补给,自己则亲率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攻向楚军的大本营彭城。
萧何留守关中后,马上安抚百姓,恢复生产,全力收拾关中的残破局面。他一方面重新建 立已经散乱的统治秩序,另一方面对百姓施以恩惠,安定民心。
他不仅颁布实施了新法,重新 建立了统治秩序和统治机构,整修宫廷、县城等等,还将原来秦朝的皇家苑囿园地开放,让百 姓耕种,并且减免租税。他还让百姓自行荐举年龄在50岁以上的、有德行、能做事的人,任命 他们担任“三老”,每乡一人;再从各自的乡里选出三人为县三老,辅佐县令,教化民众,同时免 去他们的徭役,并在每年的年末赐给他们过年的酒肉。
由于萧何办事有方,施政为良,颁布了 很多的利民法令,农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并建立了稳固的后方,保障了前线的供给^
公元前203年,项羽也因为连年战争,陷入了兵尽粮绝的困境。而刘邦的部队,却因萧何 坐镇关中,不断地向前方输送粮食和兵力,形成了兵强粮多的好形势。
后来,刘邦越战越强, 终于逼得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于乌江。
汉朝建立后,萧何因功勋最高,被封为“鄭侯”,位列第一,被称为“开国第一侯”,食邑 8000户。萧何采用秦代六法,重新制定了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盗律》、《贼律》、《囚 律》、《捕律》、《杂律》、《具律》,增加《户律》、《兴律》、《厩律》);在法治思想上,主张“无为”、 “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萧何又协助刘邦平定韩信、英布等异姓 诸侯王之乱,被拜为相国。为了避免被刘邦诛杀,他以“自毁其名”的方法,远遁他乡。
高祖死后,太子刘盈即位,称为惠帝,萧何又继续担任丞相辅佐惠帝。
不过此时,萧何年 事已高。公元前193年,年迈的相国萧何,终因常年为汉室操劳,卧病不起。病危之际,汉惠帝 亲自前往探望,并趁机询问:“丞相百年之后,谁可以代替你?”接着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 萧何听了,竟然挣扎着病体,向惠帝叩头,道:“陛下若能拜曹参为相,我死而无憾。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