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上海有哪些文化遗产?

全部回答

2006-11-19

0 0

    长城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沈阳故宫 1987。12 文化遗产 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1987。12 文化遗产 甘肃敦煌莫高窟 1987。12 文化遗产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1987。
  12 文化遗产 山东泰山 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安徽黄山 1990。  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1992。
  12 自然遗产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1992。12 自然遗产 西藏布达拉宫 1994。12 文化遗产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  12 文化遗产 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及孔林 1994。
  12 文化遗产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1994。12 文化遗产 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景观 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 1996。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云南丽江古城 1997。
    12 文化遗产 山西平遥古城 1997。12 文化遗产 江苏苏州古典园林 1997。12 文化遗产 北京颐和园 1998。11 文化遗产 北京天坛 1998。
  11 文化遗产 重庆大足石刻 1999。12 文化遗产 福建武夷山 1999。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2000。  11 文化遗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2000。
  11 文化遗产 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 市)、清西陵(河北易县)、盛京三陵 2000。11 文化遗产 安徽古村落:西递、宏村 2000。11 文化遗产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2001。
    12 文化遗产 云南三江并流 2003。7 自然遗产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2004。7 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城区 2005。7 文化遗产 。

2006-11-23

185 0

    用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观念保护城市遗产 在面临“最严格保护”和“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下,上海城市遗产保护应该具有一些什么样的新观念呢? 首先,遗产保护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
  2003年上海划定的十二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达到了近27平方公里,对城市遗产进行了重新认识。  但是,历史文化风貌区应该是一个发展的、开放的系统,既应包含最具上海城市特色的历史片区,也应该有其它值得关注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片区。
  最近上海市文化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从文化发展的层面提出了新的“特色文化街区”的建立,包括以展示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为特色的外滩源、以图书文化用品销售和服务为特色的福州路、以出版业为特色的绍兴路等等,其中有不少区域是处于十二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外的地块,如以文物艺术品为特色的泰康路、以视觉艺术为特色的莫干山路,还有一些虽然没有列入特色文化街区,但是在上海的城市特色的体现中也应该占有一席之地的地块,如杨浦区的滨江工业厂房群等,那么对于这样一些历史建筑群和历史街区,法规和政策是否应该提供相应的保护?是否应该做到历史文化风貌区与特色文化街区的建设相结合?这是从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角度考虑提出的观点,将高瞻远瞩地为上海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提供重要意义。
     对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新建设项目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但宽容,并不意味着“纵容” 另外,上海城市遗产保护也代表着对遗产内涵的深入挖掘,即对其功能、形式的发掘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时,对出现在历史文化风貌区中的新建设项目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
  严格保护并非意味着要对所有的历史建筑都要完整地保存所有的历史记忆和原真性,对于那些少数具有极高文化价值的建筑来说应该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另外大部分历史建筑而言,其功能要求还是要为现代人服务的,在功能更新和形态控制方面可以宽容一些,新的建设也可以成为未来城市遗产的组成部分。
    这同样是历史风貌的继承和发展。法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允许在保护区新建的地块或扩建的历史建筑中利用现代手法进行建设,成功地实施了许多优秀的新老建筑结合的实例,关键是新建筑如何能够适应其周围环境,体现城市文脉的发展。
   对新建筑的宽容,并不意味着对其的“纵容”,相反,法国的每一个新建设都由于保护区或保护建筑的存在而变得谨慎,都是国家建筑师与规划师精心设计和多次协商的结果。  归根结底,新要素的介入是为了提升历史建筑的价值,而不是抛弃原有的形态特征,损害历史建筑的内涵。
   上海城市遗产保护还需要民间力量的支持 上海城市遗产保护还应该涉及到对民间力量的支持。一直以来,我国政府就是最强有力的保护主体,“自上而下”的保护力量贯穿在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而欧美各国在政府的引导下,民间力量对遗产保护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目前来看,上海的民间资本已经在遗产保护实践中开始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在资金利用、实施理念和操作手段上都给予了全新的概念,并期待着成为保护的主要实施力量。但是民间力量并没有真正作为一个实施主体参与到保护当中,而只是在资金提供方面发挥较小作用。
    2002年底,法国人司徒夫利用他在上海复兴西路上买的二层100多平米的老房子,自己重新装修,开了一家户外运动用品专卖店。接着他被紧邻的另外几套老房子所吸引,也把它们买了下来,开始装修并出租。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司徒夫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与周围民众的争执,而是政府部门的忽视,相关政府部门受到邀请参观了他的保护成果之后均没有表示出更大的兴趣,他收到的最大的礼物仅仅是某部门领导以个人名义表达的“同情”,这样的态度直接导致了项目向银行借贷困难、具体市政实施的困难等。
     上海的城市遗产,拥有极高的风貌价值、历史价值、使用价值和区位价值 上海在近代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遗产,它拥有极高的风貌价值、历史价值、使用价值和区位价值等。
   风貌价值是上海城市遗产艺术价值的一个主要内容,它源于历史街区与建筑的特色及环境外观。  1842年近代上海开埠以来,由于以港口为依托、以租界为中心、以商贸金融为先导、面向全国和世界开放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貌。
  历史环境也是一大特色,花园洋房的花园往往古树成群,枝高叶密,草地花坛,与优雅别致的洋房一起,构成了极富历史感的环境;其次,以旧式里弄和新式里弄建筑为代表的特殊的居住形态,构成了温馨宜人的里弄风情,常为人们津津乐道。
     上海历史街区与建筑的历史价值,在于它们是从鸦片战争时期一直到今天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见证。如外滩建筑见证了上海逐渐成为东亚的经济金融重心,大批工业建筑见证了上海作为近代中国的工业新兴地的发展,里弄建筑见证了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发展等等,这些都从不同的历史角度反映了近代中国和上海的发展过程,给我们讲述了一部关于近代中国沿海地区城市发展的活的历史。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上海城市遗产还具有使用价值。首先,历史建筑最初设定功能的多样化。这是与国内其它城市历史建筑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作为一个近代发展起来的城市,上海的历史建筑与街区在形成之初已经与近现代城市功能充分相结合,有金融、商业、办公功能、服务(宾馆、饭店)功能,居住(花园别墅、高级公寓/里弄)功能和宗教活动等多种功能,充分体现了当时城市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性;其次,历史功能与现代功能的兼容性。
    尽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历史建筑与街区的原有功能发生变化,然而时至今日许多现代的功能仍然可以结合到这些历史建筑中,通过内部的改造和重新设计使这些历史建筑发挥新的功能特色。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法律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