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初月帖》的草书书法有哪些特点?

《初月帖》的草书书法有哪些特点?

全部回答

2018-12-21

0 0
    《初月帖》,原名为《正月帖》,因为王羲之的父亲名正,所以就改名为《初月帖》,此帖为《万岁通天帖》第二帖,草书,现今收藏在辽宁博物馆。原文为:初月十二日,山阴羲之报。近欲遣此书,济行无人,不办遣信。
  昨至此,且得去月十六日书,虽远为慰。过嘱卿佳不?吾诸患殊劣殊劣,方涉道忧悴,力不具。  羲之报。《初月帖》是王羲之流传至今的最好的书帖之一。较之王羲之的其他草书,此帖稍具古意,当属于较早的作品。
  此帖在用笔、结字和章法上都有很多特点。如其中倒数第二行之“道忧怀”,末行之“报”字,一点一画均非直过,而是具有丰富的变化。如“忧”字的首笔和末笔,“怀”字的左侧竖画, “报”字的最后一笔,笔画或短或长,或藏锋或露锋,都呈曲势,非一带而过,中 间充满了微妙的变化。
  
    结字大小不一,或长或短,或平正或倚斜,全都随着字形和 性情而定,行字不求垂直匀称,行距不求密疏划一,这就决定了此帖的错落跌岩、 变幻莫测的整个面貌。这种情况同当时人们追求自然潇洒的社会风气有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