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诸葛亮“勋高管乐”是什么意思?

诸葛亮“勋高管乐”是什么意思?

全部回答

2017-03-09

0 0
    “勋高管乐”,是悬挂在诸葛亮殿门楣上的一块匾额,什么意思呢? 管,指管仲;乐,指乐毅。此匾赞扬诸葛亮的功勋超过了管仲和乐毅。管 仲和乐毅又是谁呢?管仲,春秋初期著名政治家,受齐桓公重用,在齐国 推行改革,使国力大增,然后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被后 人视为贤相的楷模。
    乐毅,战国时燕国的名将,燕昭王时,曾率军攻打齐 国,先后攻下70多城池,得封昌国君,被后人视为武将的楷模。为什么用管仲、乐毅来赞赏诸葛亮呢?因为诸葛亮年轻时,“自比 于管仲、乐毅”,认为自己才兼文武,会成为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
  不 过,当年轻的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时,周围的人视之为轻狂,只 有他的几个好友认同。  后来的事实也证实诸葛亮的自比不为过。诸葛亮27岁出山,便一鸣惊人,出使江东、连吴抗曹,为赤壁大捷立 下首功;守荆州、筹军粮,尽心称职;率援军、取益州,助刘备建立蜀汉政 权。
  刘备去世之后,受托辅国,政治上,厉行革新除弊,任用贤才能人;经 济上,注重务农植谷,发展生产,官营盐铁;对外与吴国交好,联合抗魏; 对内与西南各族施行和抚政策。  他所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使蜀国政治清 明,经济富饶,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太平景象。
  史学家陈寿高度评 价了他的功绩,称赞他“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说他真是懂 得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是能够与管仲、萧何相媲美的人物。陈寿的评价 是,诸葛亮成为管仲一样的人物,对于他年轻时的自比,却认为没有达到乐毅的高度。
    为什么呢?陈寿认为,诸葛亮的才能,“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诸葛亮在治军上擅长,在运用奇谋上逊色;总的来说他治理民众的行政才干,要优于当统帅时的谋略。
  治军与用兵,本就不能混为一谈,治军贵在严明整肃,而用兵贵在出奇制胜。所以,诸葛亮与乐毅相比,还略有差距。  “自比管乐”的诸葛亮,论治国,可谓是千古贤相;论用兵,陈寿认 为他并非一代良将。
  不过,后世有学者认为,诸葛亮并不缺乏军事才能; 陈寿做出这样的评价,是因为司马懿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作为西晋的臣 僚,他不得不说出这种违心之言。的确人无完人,匾额“勋高管乐”虽是褒奖,有溢美之嫌。
    可试问, 千百年来能做到二者兼备并擅长的又有几人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