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马铃薯如何科学施肥?

马铃薯如何科学施肥?

全部回答

2017-04-28

0 0
    马铃薯属高产喜钾作物,生育期需氮、磷、钾肥比例为N: P205: K20=1 :0。 5 : 2,即马铃薯对钾月巴的需要量是氮月巴的2倍。而部分地区马铃薯栽培中施肥极不合理,据调查,有些地区马铃薯平均产量881千克/亩,平均施纯氮9。
  8千克/亩、纯磷6。4千克/亩、纯钾1。  1千克/亩,折合尿素21。 3。千克/亩、普钙40千克/亩、硫酸钾2。 2千克/亩,N: P205:K20为 1 :0。65 : 0。
  11,可见马铃薯生产钾肥严重不足。除氮、磷、钾外,钙、硼、铜、镁等微量元素也是马铃薯生长发育所必需,尤其是对钙元素的需要量相当于钾的1/4。  马铃薯的各个生育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从发芽到幼苗期,由于块茎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吸收养分较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块茎形成期到块茎膨大期,由于茎叶大量生长和块茎的迅速形成和膨大,所以吸收养分最多,约占全生育期的50%以上。淀粉积累期吸收养分减少,约占全生育期的25%。
    各生育期吸收氮、磷、钾的情况是苗期需氮较多,中期需钾较多,整个生长期需磷较少。结合马铃薯地上部、地下部生长特点和需肥特性,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以施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基肥为主、适当追肥的原则。
  (1) 重施基肥基肥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2/3以上,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增施一定量化肥。  具体施肥量为:在亩产1 500千克左右的地块,施有机肥1 500~2 500千克,尿素20千克,普钙20~30千克,钾肥10~12千克,将化肥施于离薯块2~3厘米处,避免与种薯直接接触,施肥后覆土,也可将化肥与有机肥混合施用,可提高化肥利用率。
  (2) 及早追肥幼苗期(齐苗后)追施氮肥,结合中耕培土亩用尿素 5~8千克兑水浇施。  马铃薯开花后,一般不进行根际追肥,特别是不能在根际追施氮肥,否则施肥不当造成茎叶徒长,阻碍块茎的形成、延迟发育,易产生小薯和畸形薯,干物质含量降低,易感晚疫病和疮痂病。
  马铃薯开花后,主要以叶面喷施方式追施磷钾肥,每隔8~15天叶面喷施0。3%~9。 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千克/亩,连续2~3次,若出现缺氮现象,可增加 100~150克尿素喷施。    通过根外追肥可明显提高块茎的产量,增进块茎的品质和耐贮性。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通过取样及土样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氮、磷、钾配比,同时配施适量的中微量元素,生产或配制成马铃薯专用配方肥,直接用于马铃薯生产,促进马铃薯增产增收。必须注意的是,马铃薯属忌氯作物,不能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及含氯离子的复合肥、复混肥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