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千古一璧失踪案过程是什么?

千古一璧失踪案过程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17-09-03

0 0
    和氏璧的来历颇有些神奇。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了一块宝石,满怀赤诚地将它 献给了楚国的国王楚厉王。可是楚厉王拿着这块宝石端详了一会儿,不但没有奖赏卞和,反而以 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左脚。
  后来,楚厉王死了,他的儿子楚武王登基做了楚国国君。卞和又拄着拐杖来献宝。  楚武王 又让玉匠们鉴别。这些滥竽充数的玉匠,未能识别出这举世无双的珍宝。他们煞有介事地回奏: “大王,那是块顽石,不是什么宝贝!”卞和遭殃了。
  因为武王也昏職无比,叫武士砍去卞和的右腿。楚文王继位后,卞和仍坚持献玉,不改初衷。可是,他已经失去了两条腿,无法行走。只好 让人抬到山下楚文王经过的地方。  他拦道痛哭,一直哭了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又哭出血来。
   人们无不为之感动。楚文王派大臣前去察看,那位大臣见到痛哭的卞和,便问:“你为何长哭不 止?是不是受两次惩罚感到冤枉?”卞和伤心地说:“我痛失双腿没有什么,伤心的是明明是宝玉却被说成是石头,明明是忠诚 的臣民却被说成是骗子。
    ”说罢又献上璞玉。使者回报楚文王,楚文王深受感动,于是命人凿开璞玉,亲自验看。果然,里边是块通体晶莹剔透的硕大美玉,全无一点儿瑕疵。楚文王为这块美玉取名“和氏璧”——因为这是卞和所献 的宝玉。
  卞和因此也受到了善待,和氏璧也成为名闻天下的瑰宝。楚文王得到和氏璧以后当作国宝,在楚国的国君手里相传了 370多年。  后来,“和氏璧”发 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各诸侯国,各诸侯国国君都想亲眼看看这件宝玉。
  公元前333年,楚国吞灭越 国,楚威王因相国昭阳灭越有功,将和氏璧赐给了昭阳。可就在这时,和氏璧竟失窃了,国宝的 不翼而飞震惊了朝廷内外,人们纷纷寻找这件价值连城的宝玉,但终无结果。  几十年后,突然有一天在赵国出现了,至于和氏璧是怎样流落到赵国的,已成为历史上的一 个谜。
  得知宝玉流落赵国,秦国愿意以十五座城来交换,蔺相如大智大勇,舌战秦王,终于“完璧 归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和氏璧,并命令工匠把它雕成玉玺, 即国印。  秦始皇希望这枚国印能够代代相传,便叫宰相李斯用篆书刻下了“受命于天,既寿永 昌”这八个大字。
  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成了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和氏璧成为传国玉玺后,一个个曲折惊险的故事也由此诞生,这些都记载在《史记》这本文 献中。秦末天下大乱,做了 46天皇帝的秦二世胡亥在万分无奈之下,把玉玺交给了刘邦。
      汉朝开国 后,此玉玺便代代相传,成为皇位交接的表证。然而正是因为和氏璧成为了传国玉玺,这使得传国玉玺的命运多变,时而神秘失踪,时而乍 现人间。如此多变的命运,是否能够最终保住和氏璧呢?如果不能,那和氏璧最终流落到哪里去 了呢?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去探寻和氏璧的最终归宿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