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棉花的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繁育是怎样的?

棉花的优良品种的选择和繁育是怎样的?

全部回答

2018-01-22

0 0
    选用优良品种是发展棉花生产最有效的经济措施,也是科学种棉的 主要内容。80年代来,我国棉花的单位面积产量比新中国成立时提高 了 3倍多,收购的原棉纤维长度平均增长6毫米1上。
  这些成果的取得, 与推广优良品种密切相关。因为棉花良种在提高棉花产量中的贡献率大 体占25 -40%。  如湖北省历年来平均每年每公顷的产量递增21千克,其 中推广良种的作用占35。
   7%。根据湖南、安徽、山西、新疆、江宁5省、自 治区1985 ~ 1994年资料分析得出;良种对棉花产量的贡献率在16 -36% 之间,平均为25。 2%。近50年来,我国共选育出棉花新品种400多个。
    这些自育品种的丰 产性,超过了美国品种的水平,如在1974年的多点试验中,从美国引进的巧字棉16号的平均皮棉产量,在长江流域仅为我国自育品种的95%,在 黄河流域仅为88%。
  由中、美双方各提供3个品种(我国提供的是中棉 所12号、17号和洒棉3号)在1991 ~ 1992年安排了又一轮的联合试验, 结果表明;我国参试的3个品种的平均皮棉产量比美国品种高17。   4%,单 株结铃数多25。
   7%,衣分高12。 3%。由于我国自育品种的丰产性好,很快得到应用和推广。其中年推广 面积在的万公顷1上的先后有鲁棉1号,鲁棉6号,中棉所10号、12号、 17号、19号等;年推广面积在34万公顷上的有中棉所16号、86-1,豫 棉1号、4号,冀棉8号、11号,苏棉2号,徐州1818,涧棉2号,鄂沙28,洞 庭1号,江棉9号等。
    90年代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还有洒棉3号、鄂 棉20号、石适巧1、鲁棉14号等。上品种不仅丰产性好,而且纤维品质 也有提高,它们的纤维强度比80年代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鲁棉1号、 冀棉8号、洒棉2号等品种提高8%左右。
  此外,这些新品种的育成和推 广,从根本上扭转了生产上以国外品种为主的局面。  如1958年,从美国 引进的街字棉15号和从苏联引进的108夫、克克1543、司3173等品种的 播种面积占当时我国棉田面积的91。
   2%,其中货字棉15号占全国棉田面 积的61。 7%。而我国自己育成的品种只占8。 8%。20年后的1978年,自 育品种的播种面积也还只占全国棉田的巧。  3% ,1984年才达94%。
  在我 国棉花生产上,从1958年基本普及陆地棉良种到80年代前期完全实现 良种自育化,这是我国棉种工作的两个历史性转折。50年来,在主要产棉区进行了 6次较大规模的品种更换或更新。每 次品种更换、更新,一般均能提高产量10 ~ 15%,有的达20% 1>[上,绒长 可增加1~3毫米。
    近年来推广的新品种,其纤维强度也有所提高。今后 要继续提高棉花单产,使原棉品质符合纺织工业发展的需要,还应积极选 育和推广良种。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