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蛾类草坪黏虫类的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有哪些?
黏虫发生数量受气候条件影响极大,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90%左右。黏虫在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条件合适终年可以繁殖,因此在中国发生的世代数因地区的纬度而异,纬度越高,世代越少。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1年发生2代,甘肃、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和东部、山西东北部、宁夏等省区1年发生2~3代,河北南部和东北部1年发 生3~4代,江苏、安徽、陕西等地区为4~5代,浙江、江西、湖南为5~6代,福建6~7代,广东和 广西为7~8代。 黏虫发育1代所需的天数以及各虫态的历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各代历期不同,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代3~6天...全部
黏虫发生数量受气候条件影响极大,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相对湿度90%左右。黏虫在发育过程中无滞育现象,条件合适终年可以繁殖,因此在中国发生的世代数因地区的纬度而异,纬度越高,世代越少。
黑龙江、吉林、内蒙古1年发生2代,甘肃、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和东部、山西东北部、宁夏等省区1年发生2~3代,河北南部和东北部1年发 生3~4代,江苏、安徽、陕西等地区为4~5代,浙江、江西、湖南为5~6代,福建6~7代,广东和 广西为7~8代。
黏虫发育1代所需的天数以及各虫态的历期,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因此各代历期不同,在自然情况下,第一代卵期6~15天,以后各代3~6天;幼虫期14~28天;预蛹期1~3天,蛹期10~14天;成虫产卵前期3~7天,完成一代需要40~50天。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取食,交配产卵,白天隐藏在草丛灌木林、土缝等处。在夜间有明显的二次活动高峰,第一次早傍晚的8~9时左右,第二次则在黎明前。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蜜补充营养,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
主要蜜源植物有桃、李、杏、苹果、刺槐、油菜、苜蓿等。腐烂果实、酒糟、发酵液等也能吸引黏虫、蛾取食。对糖酒混合液的趋性甚是强烈。 但成虫产卵后趋化性减弱而趋光性加强。幼虫孵化后,群集在裹叶里,食去卵壳后爬出叶面。
1~2龄幼虫白天多隐蔽在植物心叶或叶梢中,晚间活动取食叶肉,留下表皮呈半透明的小斑点。3~4龄幼虫蚕食叶缘,咬成缺刻,5~6龄达暴食期,咬食叶片,啃食穗轴,其食量占整 个幼虫期的90%以上。幼虫有潜土习性,4龄以上幼虫常潜伏植物根旁的松土里,深度达1~ 2 cm。
幼虫还有假死性,受惊后常吐丝下垂,悬在半空,随风飘摆。3龄后受惊则立即落地,身体蜷曲成环状,片刻再爬上植物或钻人松土里,幼虫老熟后,停止取食,排尽粪,钻入植物根部附近的松土里,在1~2cm深处做一土茧,在其内化为蛹。
黏虫在北方地区不能越冬,在华南不能越夏,在中国东部地区具有季节性南北持续危害的特点,即从春季开始,从南向北逐渐发生,夏季以后又从北向南发生。成虫的飞翔能力很强,其飞行速度为每小时20~ 40km,并能持续飞行7~8 h。
据调查研究和对各地气象资料的分析结果,基本明确了黏虫能否越冬的分界线,北纬33°,或1月份0T等温线可作为其分界线,此线以北,各地冬季日平均气温0℃及0℃以下的天数在30天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00天,黏虫不能越冬;在此线以南各地,冬季气温比较温暖,日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天数多在30天以下,黏虫即可越冬。
黏虫发生的数量与危害程度,受气候条件、食物营养、人的生产活动及天敌的影响较大。如环境条件合适,发生就会严重。反之,危害减轻。黏虫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大发生。成虫产卵适温为15~30℃ 最适温为19~25℃,相对湿度90%左右。
温度高于25℃或低于15 ℃,相对湿度在40%左右时,卵不能孵化。因此,高温低湿是黏虫产卵重要的抑制条件。不同温、湿度对幼虫的发育和成长影响也很大,特别是1龄幼虫更为明显。在23~30℃时随湿度的降低,死亡率增大。
在18%相对湿度时,无一存活,在35℃时, 任何相对湿度死亡率为100%,在32℃下相对湿度为40%时,幼虫已不能存活,老熟的6龄幼虫在35℃条件下是半麻痹状态,不能钻土化蛹,蛹在34~35℃下,能够羽化,但不能展翅,幼虫的正常化蛹率,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
黏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蛙类、捕食性蜘蛛、寄生蜂、寄生蝇、蚂蚁、金星步甲、菌类等,卵期天敌有黑卵蜂、赤眼蜂、蚂蚁。幼虫期天敌有寄生蜂,常见的有绒茧蜂、悬茧姬蜂、白星姬蜂等,寄生蝇种类很多,有14种。
这些天敌在田间年虫数量少的情况下,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在大发生时,很难将它们消灭干净。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