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种鸡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点?

种鸡的饲养管理有哪些要点?

全部回答

2017-12-31

0 0
    优质种用土鸡伺养管理的目的,是提供量多质优的种蛋。其 生产阶段大体可以分为:0~6周龄为育雏期,7~22周龄为育成 期,23周龄以后至淘汰(约64周龄)为产蛋期。优质种用土鸡 生长快速且沉积脂肪的能力较强,无论在生长阶段还是在产蛋阶 段,如果不执行适当的限制饲养制度,则种母鸡会因体重过大、 脂肪沉积过多而导致产蛋率下降,种公鸡也会因过肥过大而导致 配种能力差、精液品质不良,致使受精率低下,甚至发生腿部疾 病而丧失配种能力,而产蛋率与受精率都直接影响优质土鸡雏鸡 的产量。
    为了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及种用价值,必须着重抓好以 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1)育成鸡的限制饲养限制伺养是通过人为控制鸡的曰粮 营养水平、采食量和采食时间,控制种鸡的生长发育,使之适时 开产。
  其方法如下。①限时法A。每天控喂每天喂给一定量的饲料和饮水,或规定饲喂 次数和每次采食的时间。  这种方法对鸡的应激较小,是小型土种 鸡比较适宜的方法。B。隔日控喂大型土种鸡多喂1天,停1天。
  把2天的伺 料量在1天中喂完。此法可以降低种鸡因竞争食槽而造成采食不均的影响。如果每天喂给的饲料很快被吃完,则仅仅是那些最霸 道的鸡能吃饱,其余的鸡挨饿,结果整群鸡还是生长不一致。  由 于一次给予2天的伺料量,所以无论是霸道鸡还是胆小鸡都有机 会分享到伺料。
  如每只鸡1天80克词料,2天的喂料量为160 克,将160克伺料当日一次性投给,其余时间断料。A。 每周控喂2天即每周喂5天,停喂2天。一般是星期 日、星期三停喂。当日的喂料量是将1周中应喂的词料均衡地分 作5天喂给。
    ② 限质法即限制饲料的营养水平。一般采用低能量、低蛋 白质或同时降低能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赖氨酸的含量,达到控制 鸡群生长发育的目的。在种鸡的实际应用中,同时控制日粮中的 能量和蛋白质的供给量,而其他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常量元素 和微量元素则应充分供给,以满足鸡体生长和各种器官发育的 需要。
    ③ 限量法即规定鸡群每天、每周或某个阶段的饲料用量。 种用土鸡一般按自由采食量的70%~90%计算供给量。在生产中要根据种用土鸡的品种、鸡舍设备条件、育成的目 标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来选择限制饲养制度,防止产生“在满足 营养需要的限度内,体重控制越严生产性能越好”的片面认识。
    (2) 实行正确的光照制度对优质种用土鸡限制词养的另一 重要手段是控制光照。对种鸡正确使用光照,可促进脑下垂体前 叶的活动,加速卵泡生长和成熟,提高产蛋量。采用人工控制光 照或补充光照,严格执行各种光照制度是保证高产的重要技术 措施。
  生长期的光照管理生长期每天光照时间一般要在8~10小时,最多不超过11小时。  如果光照时间过长或在此期间逐渐 延长光照时间,都会使鸡提早产蛋,最终降低产蛋量和蛋重。这 是因为过于早产的鸡也易早衰,影响产量潜力的充分发挥。
  光照强度以5~10勒克斯为宜。光线过强,鸡烦躁不安,在密集词养条件下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琢食癖。②产蛋期的光照管理此阶段光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给以适 当的光照,使鸡只按时产蛋和充分发挥其产蛋潜力。  种鸡产蛋期 的光照原则是:时间宜长,中途切不可缩短,一般以14~16小 时为宜;光照强度在一定时期内可渐强,但不可渐弱。
  实践证 明,在生长期光照合理,产蛋期光照渐增或不变,光照时间不少 于14~15小时的鸡群,其产蛋效果较好。(3)防止啄食癖种用土鸡笼养时啄癖发生程度较轻,而在 散养时,啄食癖往往多发。  啄癖包括琢羽、琢肛、啄趾、啄翅。
   造成琢食癖的原因很多,如光线太强、鸡舍通风不良、空气郁闷、 词养密度过大、缺食、断水、日粮营养成分不平衡、发生创伤流 血后引起其他鸡啄食等。防止啄食癖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断喙。(4)产蛋期间温度的控制高温环境对种鸡产蛋甚为不利。
   因为鸡无汗腺,再加上羽毛的覆盖,靠皮肤蒸发散热的热量是很 有限的,因此鸡几乎完全靠呼吸来蒸发散热,环境温度越高,鸡 的体温越高,呼吸率也越高。  当环境温度高达37。 8°C时有些鸡 就会发生中暑死亡。
  产蛋鸡比较耐寒,但鸡舍的温度偏低同样是 有害的。对成年鸡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为5~27°C。13~16°C 产蛋率较高,15。5~20°C产蛋的词料效率较高,20~25°C公鸡精 液品质最好。
  超过30°C,母鸡产蛋量和公鸡精液品质均下降。   因此要求鸡舍内温度,夏季不超过30°C,冬季不低于5°C。(5)种鸡的日常管理①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饲具种用土鸡多数以平面伺养为主, 其适宜的生活空间和伺具见表6 - 2。
  ②正确断喙、断趾为防种公鸡在交配时其第一足趾及距伤 害母鸡的背部,应在雏鸡时将雄雏鸡的第一足趾和距尖端烙掉。   同时为了防止大群词养的鸡群中发生琢癖,一般在7~10日龄开 始断喙。
  对雌雏鸡上喙断掉1/2,下喙断掉1/3,断喙长度一定 要掌握好,过长止血困难,过短很快又长出来,断缘后应呈上短下长的状态。对公雏,只要切去喙尖足以防止其啄毛,不能切得 太多,避免影响其配种能力。
    ③管理措施的变换要逐步平稳过渡从育雏、育成到产蛋的 整个过程中,由于生理变化和培育目标的不同,在伺养管理等技 术措施上必然有许多变化,如育雏后期的降温、不同阶段所用饲 料配方的变更、饲养方式的改变、抽样称重、调整鸡群以及光照 措施等的变换,一般来说都要求有一个平稳而逐步变换的过程, 避免因突然改变而引起新陈代谢紊乱或处于极度应激状态,造成 有些鸡光吃不长、产蛋量下降等严重的经济损失。
    例如,在变更 词料配方时,不要一次全换,可以在2~3天内新旧料逐步替换。 在调整鸡群时,宜在夜间光照强度较弱时进行,捕捉时要轻抱轻 放,切勿只抓其单翅膀或单腿,否则有可能因鸡扑打而致残。
  公 鸡放人母鸡群中或更换新公鸡亦应在夜间放入鸡群的各个方位,可避免公鸡斗殴。  一般在鸡群有较大变动时,为避免骚动,减少 应激因素的影响,可在实施方案前2~3天开始在饮水中添加维 生素C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