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如何利用热力法防治病虫害?

如何利用热力法防治病虫害?

全部回答

2017-03-08

0 0
    (1) 高温杀(病)虫。一般储粮害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8〜35°C。当温度升高到45〜48°C时,绝大多数害虫即处于热瞑状态。当温度升高到48〜52°C时,经过一定时间就会死亡。
  ① 日光暴晒。除大米、花生仁、豆类、粉类外,其余粮食、种子均可通过暴晒防除种子内外的病原菌和害虫。  ② 开水烫豆。用开水浸烫大棚豌豆和蚕豆种子 25〜30秒,然后在凉水中浸数分钟,可以在不影响种子发芽率的情况下,杀死种子内的豌豆象和蚕豆象。
  ③ 高温闷棚。塑料大棚黄瓜霜霉病普遍发生后,在晴天中午闷棚2小时,使植株生长点附近的温度升至45°C,然后通风降温,处理1次,可控制病害7〜10 天,如果先一天能够浇一次水,效果会更好。  (2) 低温杀(病)虫。
  低温也可抑制多种有害生妙丨的繁殖与为害活动,甚至致死。因而常利用冬季寒冷^ 空气或由人工制冷技术产生的冷气降低温度,用于储粮害虫的防治和蔬菜、水果的保鲜。一般储粮害虫的生命活动的最低温度范围为8〜15°C。
  
  如果将粮食贮藏温度控制在3~10°C,可抑制大部分有害生物的生命活动,若持续时间较长,也可致其死亡。  寒冷地区在冬季翻仓降温,可防治储粮害虫;对少量的种子,可在不影响发芽率的情况下,置冰箱冷冻室内处理1〜2周,进行低温杀虫。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