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怎么发生的?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是怎么发生的?

全部回答

2017-05-19

0 0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具有严重危害性的一种霉败饲料中毒病。黄曲霉毒素主要侵害肝脏,导致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症状等为特征的中毒病,而且还有致癌作用。家禽常发生中毒,尤以雏鸡最为敏感,常造成大批死亡。
  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病原为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鸡食入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的含有黄曲霉毒素的词料或伺料原料,引起的霉败伺料中毒。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黄曲霉不仅存在于发霉的玉米、花生里,而且还存在于发霉的大豆、小麦、稻谷、棉籽及其副产品里。一般来说各种食品,饲料在发霉的情况下都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由于鸡的日龄差异和毒素剂量的大小不同,其临床症状也有轻重缓急之分。
  雏鸡多为急性中毒,且多发生在2~6周龄时,食欲不振,消化机能障碍,生长发育受阻,衰弱,贫血,步态不稳,排血色稀粪,死亡率很高,甚至可达100%。成年鸡的耐受性较强,症状基本与雏鸡相似,但不像雏鸡急骤而明显;而且轻而缓,蛋鸡的产蛋量明显下降,病程长则诱发肝癌。
    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发现中毒,先清理胃肠,促进毒物排出,可服用人工盐等泻剂,并结合使用抗生素,防止并发症;其次保肝解毒,可适当喂给5%的葡萄糖水,轻症可逐渐康复。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不喂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但在生产实践中却难以实现,鸡的配合饲料的原料是从全国各地,甚至是从国外进口来的,这就增加了污染机会和霉变的复杂性。
    所以在购买各种词料原料时均应注意质量,平时需加强饲料的保管工作,保持干燥,特别是温暖多雨季节更要防霉。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增加日粮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可降低其死亡率。
  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不足时,鸡对黄曲霉毒素的敏感性增高,添加维生素和抗菌素能降低死亡率,提高伺料报酬和增重。  日粮中添加1%活性碳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