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地震波中p波长度大于s波?

地震波中p波长度大于s波?

全部回答

2014-05-19

90 0
    地震波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波,一种是实体波。表面波只在地表传递,实体波能穿越地球内部。 实体波(Body Wave):在地球内部传递,又分成P波和S波两种。 P波:P代表主要(Primary)或压缩(Pressure),为一种纵波,粒子振动方向和波前进方平行,在所有地震波中,前进速度最快,也最早抵达。
    P波能在固体、液体或气体中传递。 S波:S意指次要(Secondary)或剪力(Shear),前进速度仅次于P波,粒子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前进方向,是一种横波。S波只能在固体中传递,无法穿过液态外地核。
   利用P波和S波的传递速度不同,利用两者之间的走时差,可作简单的地震定位。   表面波(Surface Wave):浅源地震所引起的表面波最明显。表面波有低频率、高震幅和具频散(Dispersion)的特性,只在近地表传递,是最有威力的地震波。
   洛夫波(Love Wave):粒子振动方向和波前进方向垂直,但振动只发生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垂直分量。   雷利波(Rayleigh wave):又称为地滚波,粒子运动方式类似海浪,在垂直面上,粒子呈逆时针椭圆形振动。
   地震定位 S-P波走时差: 地震发生后,P波和S波会以不同的速度向外传递,随着距离的不同,P波和S波抵达的时间差也会不同。我们已知P波和S波波速,利用下列公式即可求出测站距离震中距离。   t=(r/Vs)-(r/Vp) t=走时差 Vs=S波速度 Vp=P波速度 r=震中和测站距离 将每个测站的结果,以离震中距离为半径,测站为圆心画圆,当测站数目足够时,这些圆会交为同一点,即可求得震中。
   P波抵达时间: S-P波走时曲线的定位原理非常浅显易懂,但是在实际状况中,要精确的判定P波的抵达时间远比S波容易。  在一般情况下,P波信号的强度远大于背景噪声,能轻易的判定,而S波的波速低于P波,造成判断S波的抵达时间会受到P波的干扰而出现误差。
   使用P波抵达时间定位时,会采用多个测站的P波抵达时间,配合地壳的P波波速模型,利用逆推原理来判定震中。在这种情况下,地壳的速度模型就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地壳的组成复杂,地质构造也会影响波速,地震定位的精确性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双差分定位: 理论上,如果两个地震的震源靠近,震源机制解相同,两个地震抵达同一测站的地震波会有相似的波形。根据这个原理,比较震源相近的地震波波型,求得两个地震的走时差,并利用这个数值修正地震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获得地震的精确位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化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