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奏曲创作的繁荣历程是怎样的?
“重奏”虽然是一个外来名词,但像“弦索十三套”这样的民乐重奏艺 术,在民间已有悠久的传统。
50年代至70年代,民乐重奏曲的创作比较少见,偶尔出现过几首较有 影响的重奏曲,如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雷雨声曲)和大、小扬琴 三重奏《扁担谣》(郑宝恒曲)等。 《春天来了》作于1956年,是高胡和两架 古筝的三重奏。乐曲以福建民歌《采茶灯》为素材,情绪欢快喜悦,表现了 人们对明媚春光的热爱。高胡和古筝的艺术表现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上海音乐学院的胡登跳从60年代开始探索“丝弦五重奏”的艺术形式, 他根据民族丝弦乐器合奏、齐奏的传统,又借鉴了欧洲室内乐重奏艺术的经 验,二十多年来为“丝...全部
“重奏”虽然是一个外来名词,但像“弦索十三套”这样的民乐重奏艺 术,在民间已有悠久的传统。
50年代至70年代,民乐重奏曲的创作比较少见,偶尔出现过几首较有 影响的重奏曲,如高胡、古筝三重奏《春天来了》(雷雨声曲)和大、小扬琴 三重奏《扁担谣》(郑宝恒曲)等。
《春天来了》作于1956年,是高胡和两架 古筝的三重奏。乐曲以福建民歌《采茶灯》为素材,情绪欢快喜悦,表现了 人们对明媚春光的热爱。高胡和古筝的艺术表现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上海音乐学院的胡登跳从60年代开始探索“丝弦五重奏”的艺术形式, 他根据民族丝弦乐器合奏、齐奏的传统,又借鉴了欧洲室内乐重奏艺术的经 验,二十多年来为“丝弦五重奏”创作了 30多首作品,并使这一艺术形式走
向了成熟。
1980年胡登跳创作了《欢乐的夜晚》,由二胡、扬琴、柳琴、琵 琶、筝五件乐器发挥各自的特长,并探索了新的演奏技法和新的音响组合, 表现了敲锣打鼓欢度佳节的民间风俗场面,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民乐重奏艺术在80年代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民乐创作的 “重奏热”。
产生了多种形式的重奏作品,如马骨胡、钢琴和打击乐重奏曲 《观花山壁画有感》(徐纪星曲),笛、管子、筝与打击乐四重奏《空谷流水》 (周龙曲),筝与箫二重奏《南乡子》(谭盾曲),新笛、云锣、蝶式筝三重奏 《虚谷》(徐仪曲),为七位演奏家而作的《天籁》(何训田曲)等。
马骨胡、钢琴和打击乐重奏曲《观花山壁画有感》作于1983年。作者受 到广西宁明县花山的古老岩画的启发,采用侗族《琵琶歌》和壮剧音乐等素 材,用壮族传统拉弦乐器马骨胡与钢琴配合,并以云锣、木鱼、梆子等六件 打击乐器刻画意境。
在散板的引子之后,马骨胡奏出古朴的民歌风旋律,钢 琴在强拍上以不协和音点缀,产生一种朴拙清旷的效果。《观花山壁画有感》 的音乐具有神奇而绚丽的色彩,表现了现代人对古代人类劳动、歌舞生活的 追溯。
笛、管子、筝与打击乐四重奏《空谷流水》也完成于1983年。作品发挥 了各个声部的表现力,乐曲既有优雅含蓄的韵味,又有粗旷热烈的气氛,一 人演奏的一套打击乐器增加了音乐的空间立体感。乐曲描绘了 “幽谷流泉” 这一生动的自然景观,表现了人们美好的情怀。
何训田的《天籁》是一首独特的民乐重奏作品。首先它是用作曲家自创 的“RD作曲法”(R代表“任意律”,D代表“对应控制法”)进行创作的。 “任意律”指作曲家创作中既可采用各种平均律,也可采用各种不平均律,甚 至可以采用各种不确定的音高作自由的、随机的处理。
《天籁》由七位演奏者 总共使用29件乐器,其中的筝、中阮、梆笛、竹笛、三弦、陶罐等乐器,就 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律”。新的声音材料、特殊的音高关系,构成了《天籁》 独特的音响效果,使它成为80年代很别致的一部民乐作品。
《天籁》可以说 是一首无标题作品,它不应被理解为字面上的“天上的声音”,因为《天籁》 音乐所表现的完全是人间的感情:哭泣、呼唤、颠狂、愤怒、期待……说不 清的凄风苦雨。作品要求听众主动参与创作,以获得对音乐的独特感受。
音 响的广阔的立体空间和发展的“交响性”,是《天籁》的显著特点。
花样翻新的各种组合形式的民族器乐重奏曲,成为新时期民族器乐创作 的重要发展,它们也大大丰富了民族器乐的创作和演奏形式,并预示着这一 领域的广阔的前景。
分析了新时期十余年民族器乐独奏、重奏曲创作的概况以后,可以看到 民族器乐正处在发展和困惑相交织的复杂状况之中。十多年来,民乐创作在 题材、体裁、形式、语汇、技法及观念方面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在 经济和听众方面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及危机,具体表现为:
(1)创作题材上比70年代以前大为开阔了,初步呈现了百花齐放的局
面,然而许多作品都热衷于古代或远古的题材,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切近感减 少了。
(2) —批专业作曲家(特别是青年作曲家)认识到民族器乐体裁的重要 性,因而投身民族器乐创作,改变了民族器乐作品“业余创作”的局面。然 而作曲家的兴趣大多集中在重奏、合奏方面,独奏作品大多数仍是演奏者自 己在创作。
(3) 随着演奏水平和创作水平的普遍提高,民乐作品“曲高和寡”的问 题在80年代突现出来了。民族器乐创作出现了较严重的脱离广大群众的现 象。80年代的“新潮”音乐创作也延及民族器乐创作领域,一些青年作曲家 将国外的现代音乐创作思维引入民族器乐创作,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 民族乐器的新的表现力,另一方面又因某些“新潮”民乐作品的可听性不强 而脱离了音乐爱好者和专业音乐工作者。
原本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器乐, 与群众间的沟壑越来越大了。
(4) 新时期的民族器乐创作一方面在努力发掘着民族乐器自身的特点、 规律和长处,自觉地在创作中扬长避短和取长补短,然而西方音乐创作观念 和模式的影响仍随处可见,彻底摆脱西方模式的束缚,坚持走自己的路,仍 是民族器乐曲创作的重要目标。
(5) 由于受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民族器乐事业正面临着财源窘迫的 困难处境。民族器乐创作正在困境中挣扎。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