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夏至节是谁确定的节气?

夏至节是谁确定的节气?

全部回答

2016-08-18

70 0
     夏至节气,是先秦古人确立的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之一,后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民俗节日——“夏至节”。由于夏至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时节,也是发生病虫害、水灾、旱灾最频繁的时期,这对于农作物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
  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将直接决定粮食的丰歉。在古时,由于科技不发达,人们常在夏至节举行祭祀仪式,祈求禳灾避邪。  以求五谷丰登。祭祀对象、祭祀仪式及供品也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而多有差异。
  一般的祭祀对象多为祖先、土地神(或称地母)、水神等。因为祖先庇佑子孙,土地神主宰农作物的收获,水神主管降雨。早在周朝时,祭祀天地只是皇帝的特权,平民百姓无权祭祀。土地祭仪式非常隆重,一般由帝王亲自主持,所有参加土地祭的王公大臣及神职人员都必须先行斋戒。
    现坐落于北京安定门外的地坛,就是明清皇帝夏至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土地祭也成为了民间的一项重要活动。汉族民间土地祭多在土地庙、田间等地进行。祭祀供品以面食为主,因为夏至正是小麦收获的时节,用新小麦做成面条供奉,亦有让土地神尝新之意,一来表达对今年丰收的感谢。
    二来祈求来年消灾解难、再获丰收。因夏天炎热,凉面(即过水捞面)在此时节最适宜食用,所以夏至节人们常以凉面祭祀土地神。后来有些地区也采用馄饨、凉粉、凉皮、荔枝或狗肉等作供品。
  现在夏至节祭祀的习俗已基本消失,但吃面的食俗流传至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