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化学

原子和离子是怎样构成的 有什么联系和区?

原子和离子是怎样构成的 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全部回答

2014-01-29

101 0

    原子(atom)指化学反应的基本微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原子直径的数量级大约是10^-10m。原子的质量极小,一般为-27次幂,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中子上。
  原子核外分布着电子,电子跃迁产生光谱,电子决定了一个元素的化学性质,并且对原子的磁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所有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组成元素,每种元素大多有一种不稳定的同位素,可以进行放射性衰变。
   原子最早是哲学上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抽象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原子逐渐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科学的理论。原子核以及电子属于微观粒子,构成原子。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氢原子或氦原子)的稳定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作离子。带 离子也是构成化学结构的基本粒子 离子也是构成化学结构的基本粒子 正电的称为阳离子,带负电的称为阴离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钾K,钙Ca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硼B,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轨道达到饱和状态(第一周期元素2个电子、第二第三周期元素8个电子)时,性质最稳定,一般为稀有气体(氦除外,最外层有2个电子,性质也很稳定)。原子核外第一层不能超过2个电子,其余每层最多排2n2(n为电子层数)个,最外层最多只能排8个。
  如果该原子有n个电子层,则该原子最多有电子[2+8(n-1)]个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如第一层是最外层,则为2个,若是氢离子,则没有外层电子)的稳定结构。
    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一个氯化钠分子就是由一个氯离子和一个钠离子构成的。 如果您觉得正确或者采纳的话,麻烦给我好评哦,谢谢。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化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化学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数学
天文学
环境学
建筑学
工程技术科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心理学
物理学
化学
化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