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根据忽必烈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我们得到了什么启?

根据忽必烈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

全部回答

2014-06-07

35 0
一、在中央和地方设置劝农官和劝农机构,建立相应的官员考核制度 。二、保护农田,禁止把农田占为牧场 。三、招集农民开垦荒地,兴办屯田 。四、减轻赋税,兴修水利 。五、健全农村村社组织 。

2014-06-06

47 0
    忽必烈统一中国后,确立“农桑立国”方针,将汉族的生产方式作为基本国策,大大加速了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从游牧经济转化到农耕经济。 设立了十路宣抚司,并命令各路宣抚司挑选通晓农事的人当劝农官。
  发布了官吏升降的条例,明确规定"户口增"、"田野辟"是考察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   忽必烈不仅在中央和各地设立了专门负责农业生产的机构,而且专门派出了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员,责成各级官吏、各有关部门甚至包括提刑按察司都要过问农业,并把农业生产的好坏作为官吏升降的主要标准。
  这是一种各级官吏督促农业,全国上下大办农业的政策,这种重农政策对元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促进作用。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元朝出现了3本有名的农书,即《农桑辑要》、《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
  《农桑辑要》是由元朝司农司组织农业专家集体编写的,它是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之后,又一部比较全面地介绍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专书。其中有20多种作物是《齐民要术》没有记载的,尤其是关于棉花的种植和加工技术,记载得十分具体。
    它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封建政府出面组织编写农书,这在我国历史上还是很少见的。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