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作文求助:行成于思

以“行成于思”为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全部回答

2006-06-11

302 0

    行成于思 朱万荣   中国有句古话叫“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说人们的行为成功与否,深思熟虑是至关重要的。“思索以通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慎密思考的行为,才能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推动事业前进,这便是成;凡事不经调查研究,深入思考,只凭主观想像,随心而动,则事无成矣,这就是毁。
    此理贯于古今,概莫能外。无论哪一位成功者,都是离不开这条路子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告诉世人:“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热情地思考罢了。”牛顿在向科学攀登的道路上,既想知道得很多,更想思考得很多,他把如同海滩沙粒一样多的真理一个一个收集起来加以思索,他就是靠这个方法才成为科学家的。
    只收集不研究,只罗列不思考,充其量也不过是“活档案”,绝不会是个成功者。当然,我们常人无法与伟人论比,但理亦同之。只要你在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任职,总要有所为,有为必有思。
  只有思,才能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出正确的发展目标;只有思,才能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把握全局,掌握主动,不走弯路。  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个“皱眉”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这个“计”就是搞好工作克服困难的办法。
     “慎思之,明辨之。”只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到深思熟虑,才能明辨是非,科学决策。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懂得的,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常与此相悖呢?笔者观察有这么几种原因:一是怕苦。  思考探求,是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相当艰苦的思维活动,要绞尽脑汁,苦苦思索,如同雕石者凿石一般,一点一点去凿,得进一寸是一寸,得进一尺是一尺,凿之愈深,得之愈多,用爱因斯坦的话说“思考,思考,再思考。  ”可在人的社会活动中,能下得这般苦的并不多,有的人下车伊始,说东道西,指手划脚,轻易表态,率性而行。
  这倒是轻松,但不深思熟虑的思维只会在低层次上徘徊,终不见有什么好主意。二是耐不得寂寞,下不得功夫。思考问题要静下心来,坐怀不乱,专心致志,反复比较,多方论证,才能求得认识某一事物的真谛。  《解放战争回忆录》中,有篇文章述说解放军的一位高级将领,每临战事总要在地图前静坐10多个小时,由于思考周密,因而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然而,如今有些事政者,他们不是把精力放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思考对策,推动工作上,而是乐于赴宴席,进舞厅,出入于灯红酒绿处,名曰“休闲”、“潇洒”、“松动”。  靠这样的工作状态,是绝对拿不出好点子的。
  所以说,要在领导职位上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思想成果,还得收心入静,淡泊明志,在寂寞中成就事业。三是舍不得丢开琐事。事各有主,领导要管领导的事。可有些领导,不太注重积累精神资源,谈起思考这个话题,总是叹曰“没有时间”。
  干工作喜欢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小事一齐揽在手上,看起来忙忙碌碌,甚至连与人说话也急急躁躁,然而,如此“勤奋”价值几何?领导者的责任在于出主意,出主意就得费神思考。   时间之于人是平等的,上苍并没有给那些习惯思考者多赐予一些时间,时间是由人支配的,抓大舍小,从容主事,时间是足可用的。
  这里不妨斗胆为君进一言:人生何必太匆匆,留些时间作思考吧! 行成于思 李建平 这是某实验小学的一节自然科学课,“风是怎样形成的?”问题提出后,李绍斌老师让学生用嘴吹一吹,用书本扇一扇,让学生跑一跑,来感受人为的风;用冷热空气对流实验箱来模拟风的形成;引导学生分析各地自然气温的差别,来认识自然界的风形成的原因,最后得出结论:空气流动形成风,风是流动的空气。
     上课至此,教学目标已基本完成。突然,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我看过电视报道,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有旋涡状风暴,而火星上没有空气,火星上的风是什么形成的呢?”话音刚落,又有同学说:“是的,电视上还有火星风暴的动态画面。
  ”“火星表面没有空气,是不是存在其他气体形成风呢?”“火星表面不同地方是不是也存在温差呢?”   “如果有温差,那么火星是不是也有引力,让重的冷气体下降,轻的热气体上升,从而冷热气体对流来形成风呢?”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有的提供信息,有的提出问题,有的作出推测,讨论非常热烈。
       学生提出了比教师预想的“更有意思”的问题,使教师大为感慨。老师没有预料到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虽然看过有关方面的报道,但因为宇宙风暴的详细情况尚未完全知晓,对宇宙风暴的观测研究,明天又将会发现什么,也无法预测,老师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最后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大致在地球上,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但在宇宙的其他星球上形成风暴,则有待进一步观测与研究,我们可以积极关注这方面的报道。
       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学贵有疑”,教师启发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先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然后由教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答案。
  这种教学一反传统的灌输,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   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就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与习惯。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一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堂课不能说是成功的。   反观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师更多的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对于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与创造往往忽略、或者根本不谈,“这道题就这么答,不能改了”,哪怕学生有胜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以鼓励,最终以“教参”作为标准答案一锤定音。
    由于教师的指责与批评,使不少学生宁可混在大多数的沉默里一知半解,也不愿意随便提问题,久而久之,他们不再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调查表明,90%以上的学生不敢向教师提问题,教师总认为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才算是成功的教学,实际上,恰恰忘记了行成于思、思成于惑的简单事实,困惑与好奇恰恰是孩子特有的财富。
    没有问题恰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题,行成于思,这正是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 。

2006-06-11

304 0

    圣人之言,行身之则---- 翻开《论语》,通篇的名言警句让人回味无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使人懂得了一去不复返的时间的珍贵;“小不忍则乱大谋”,让人学会了欲图大业,必先忍耐;“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令人明白了生命无价……一本《论语》包含了通俗却又深邃的哲理,是留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宝库。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儒家的“根”。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部分,而着重论述强调了伦理和教育。思想深刻,内容丰富,雅俗共赏。
   谈起《论语》,我们自然会想到儒家的始祖——孔老夫子。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生活的年代,虽然据今已有两千多年了,一捧起《论语》,他那慈祥而严肃的面孔,花白的鬓发,缕着长长的胡须沉思的神态就浮现在我们眼前。
    他少年时代贫贱而好学的精神感动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孜孜不倦地引导人们走进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他的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性近习远的教育理论,对中国的封建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境界高入云端,明如皓月,净如白雪。 我由于尚未成人,生活阅历和知识浅薄,对《论语》的一些内涵似懂非懂,但我仍对《论语》爱不释手,在夜晚,在月光下,在书桌前,我常常聚精会神地翻阅着书中的精彩语录,如饥似渴地吮吸着著作中的精髓。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些字里行间中表达的好学不倦,亲爱友人,修身善养的意义,这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刻的至理名言,余音绕粱,代代相传。
     宋代学者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不仅对华夏这个泱泱大国的文化和传统有着巨大的贡献和影响,也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的推进起着重大的作用。
  从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一直到清末,上至皇帝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深达治国安邦,浅涉为人处世,《论语》无处不在,《论语》惠及四海。   《论语》不愧为“圣人之言,行身之则”。
   自然,由于历史的局限,,《论语》中也不可避免地有其糟粕和消极的一面。人终究是人,谁能要求人(即使是圣人)成为超凡脱俗、至善至美的神呢?更何况是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人呢! 环顾当今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新月异。
    而在这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向“钱”看了。“圣人之言”抛掷脑后,“有钱能使鬼推磨”日趋盛行;“行身之则”少人顾及,“及时行乐”被津津乐道。一部分人浮躁,迷茫,自私,冷漠,懒于读书,得过且过,生活无目的,无追求。
      放眼看去,在茫茫人海中,如今还有几多人在诵读《论语》呢?在到处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红尘中,还有几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情操呢?两千多年过去了,还是那轮明月高悬,还是那波浪花翻滚,还是那盏灯火闪烁,但有多少人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徜徉在《论语》间? 。
  

2006-06-11

278 0

这种东西要写好太简单 不过自己写比较好 呵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