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生活常识

福海东岸南段景区为什么命名“接秀山房”?

福海东岸南段景区为什么命名“接秀山房”?

全部回答

2016-06-30

46 0
     进入明春门,向南过三 孔拱桥不远就是“接秀山 房”景区。 1984年底前一部分是 交生产队经营的桃园,一部 分是农田。1985年初春恢 复福海水面的土方工程告竣 时,接秀山房景区是一片土 坡,海岸、古建筑遗址、山 形,还依然被土方覆盖着。
   为实现经过论证的“福海景 区群”的规划设计,依据乾隆九年(1744年)圆明园40景图咏 和1933年圆明三园实测图等资料,对该景区继续进行了认真的 清理。  花岗岩条石驳岸的清整复位、古建遗址的清整、山形的恢 复及部分花木等都是这次清整完成的。
   将清整后的古建基址与资料相互印证,悬挂“接秀山房”匾 额的建筑是五楹、坐东面西、前后出廊,离岸东退,构成院落。 其北有五楹似是高台上的建筑、厦前围栏临岸,其南是临水的四 坡攒尖重檐方亭、面阔与进深均为三开间。
    南北两座建筑各有曲 尺形游廊与主房前廊通连。游廊的外檐下是白粉墙漏窗,内檐柱 间通透。再往南是方形基座的观澜堂。 这组点景建筑,西临福海,其余三面峰峦起伏、蜿蜒屏障, 总之依山临海,匾额中的“山房”之称,顺理成章,不言自明; 而“接秀”之名是接哪里之秀,秀在哪里?这一点是“接秀山 房”景区的关键、是意境之所在、是其文化底蕴,更是游览园 林、凭吊圆明园遗址必须明白的,以从中体会中国园林艺术。
     立足“接秀山房”向西,自然首先是福海的开阔水面,但很 快三岛进人视野,视线跨过三岛上空,卧踞福海西岸上的廓然大 公景区东山、秀丽的北京西山先后映入眼帘。当目不暇接的幅幅 画面接连成有始无终的画卷之时,触景生情,接秀山房的意境顿 悟而生。
  再品味乾隆所 作“平冈萦回,碧址停 蓄,虚馆闲闲,境独夷 旷。  隔岸数峰逞秀,朝 岚霏青,返照添紫,气 象万千,真目不给赏情 不周玩也。”这段《“接 秀山房”诗序》,实在是 很有意味了。
   圆明园的营造者,劫掠焚毁者;圆明园遗址的拆除破坏者,保护整修利用者;从不同的切入点对待之。但这里集园林文化艺术之历史、艺术、科学,史料、借鉴、教育等于此园林遗址,其意义就在于面对者是一走而过,还是来悟出相应的境界来。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生活常识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