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天干地支纪年法

能举例说明吗,例2006年5月28日

全部回答

2006-05-29

0 0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其基本的法则为,天干与地支依次相配,由于天干只有10项,地支有12项,所以在天干的第10项以后天干从头开始计算,而地支从11项与其搭配。
    例如:第一个年叫“甲子年”,第二个年叫“乙丑年”……第10个年叫“癸酉年”,第11个叫“甲戌年”……13个年叫“丙子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首先是天干在前,地支在后,比如今年2005就为-乙酉年,先来算算天干,有个公式: 4、 5、 6、 7、 8、 9、 0、 1、 2、 3 对应的十天干就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数字为年代的最后的一位数字,比如今年是2005,最后一位是5,对应的天干就是乙; 地支的算法:用年代数除以12,后面的余数就代表某个地支,余数分别为:4、 5、 6、 7、 8、 9、 10、 11、 0(能整除)、1、 2、3,代表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 申、酉、戌、亥,比如2005年为例:年代末尾数为5,对应的天干为乙,2005除以12,余数为1,对应的地支为酉,所以2005年为乙酉年,而2006年为丙戌年。
     干支纪月法 干支纪月法未普遍实行,主要为星相家推算八字用。其方法为:若遇甲或己的年份,正月是丙寅;遇上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丁或壬之年正为为壬寅,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正月之干支知道了,其余月可按六十甲子的序推知。5月为甲午 干支纪日法 甲炎了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60日为一周。  一周完了再由甲子日起,周而复始,循环下去。
  例如农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28日为辛卯日 。 干支纪时法 一天中时辰的地支也是确定的,所以二十四小时配十二地支,由夜间十一点至一点为子时,一点至三点为丑时,其余照推。
    时的天由该日所对天干推求,其歌戾如下: 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即若该日是甲或己的,在子时上配上甲为甲子;日是乙或庚的,在子时上配上丙为丙子;丙辛日子时配上戊为戊子;丁任日为庚子;戊癸日为壬子。
    知道了子时的干支,便可推知其余。 。

2006-05-29

409 0
    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也称"干支",是"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天干与"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的合称。   六十甲子:用十干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相配,十干的"乙、丁、已、辛、癸"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称为《六十甲子》。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 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在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 使用方法: 一·记年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後(俗称“六十甲子”),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二·记月   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正月是由寅开始,二月是卯,三月是辰。。。。直至十二月丑〉然後依次与天干组合,开头的一年的正月是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
  。。。如此类推。如同上表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三·记日   按顺序先後排列,两个月六十日,刚好一个干支的周期。   四·记时   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23:00~1:00为子时;1:00~3:00为丑时……21:00~23:00为亥时。
   2006年5月28日 丙戌年甲午月丁巳日。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