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论语求解

论语中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那位可以给出详细解释

全部回答

2005-10-22

0 0
    参考了南怀谨等国学大师的见解 这三名话照字面讲,“学而时习之”就是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的,“不亦说乎”,“说”是通假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假如因为这个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
  讲良心话小时候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就是现在似乎也没有几个人真的把学习看作是如同玩游戏那样的高兴事。  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也许还会去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真的很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认为这句话似乎有道理,但是仔细一想却并不是这样。想一下,作为我们现在很忙,朋友来了,必然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招呼朋友,同时也要花不少钱,朋友一走,我们就剩下啃着馒头恶补功课的分了,所以可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
    ”绝不是不亦乐乎。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的感觉。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
  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计较,不报复你,但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这样一来,难怪不少人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事实上不是这么一回事,等到真正了解了以后,就知道孔子真是圣人,一点也没错。 “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如果仔细阅读孔子的著述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  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习”。
  但是我们如果通读《论语》就不难看出,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那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孔子非常讲究做人做事,他认为学问不是懂文字,也不是有知识,学问是在人生道路上得来,在做人做事中去体会的,是修养的问题。
    这个修养不能只是在书本上学的,而是随时随地的把生活作为我们的书本,从中不停的受教育。“见贤而思不齐,不贤而改之”我们看见人家犯了某个错误,自己便反省,我就不要再犯这个错误,这就是“学问”,所以要随时随地去见习,随时随地的去体验,随时随地的反省自己,这才是学问。
  开始做反省时也不容易,但慢慢有了进步,自己从中得到进步,自然会发自内心的高兴,从而“不亦说乎”。  悦者,是会心的微笑,有得于心。上面第一点所讲的是学问的宗旨,要随时随地学习,不是我们过去读四书或者说如今学习数理化就叫做学问,不学就不叫做学问,这不是它的本意。
   我们看看孔子的生平就知道,孔子一生是很寂寞的,现在到处给他吃冷猪头,当年连一个“便当”也吃不到。但是他没有积极去求富贵。  怎么知道他不去追求这一套呢?我们知道孔子时代中国最多只有一两千万人,可能还不到一千万,在这几百万人中,他有三千弟子,而且都是每一个国家的精英,都是很不得了的人物,更不用说是他们诚诚恳恳去求学的孔子了。
  社会需要安定,需要和谐,需要文化教育,如果这些没有完成,是不能解决其他问题的。  因此他一生宁可穷苦,奔走各国,从事教育。所以做学问和追求理想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虽然做学问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人了解,但是孔子说只要有学问,自然有知己。因此他接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个人在为天下国家,千秋后代的思想着眼的时候,正是他寂寞凄凉的时候,如果有一个知己来了,那必然是非常高兴的事情!而这个“有朋自远方来”的“远”字,不一定是远方来的,哪怕是外国来的,难道说外国来几个人学中国文化,我们就乐了吗?恐怕并不一定吧?!《论语》不是这个意思,他这个“远”字是形容知己之难得。
    很多人一生都没有人赞同,没有人了解,尤其做学问的人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句话跟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不要怕没有人知道,慢慢就有人知道,这人在远方,这个远不一定是空间地区的远。
  孔子的学问,是五百年以后,到汉朝的时候才兴起来,才大大抬头的。董仲舒弘扬孔学,司马迁撰《史记》,非常赞扬孔子,这个时间隔得有多远!这五百年来是非常寂寞的,但是终有一日,自己的道义被知己发现了,自己的道义得到了弘扬,那是多么值得高兴的事呀!这样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了。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做学问的人,乃至一辈子没有人了解,也“不愠。”“不愠”这个问题很重要了。“怨天尤人”这四个字我们都知道,任何人碰到艰难困苦,遭遇了打击,就骂别人对不起自己,不帮自己的忙,或者如何如何,这是一般人的心理。
  怨恨完人了,就去都怨天,而“愠”就包括了“怨天尤人”。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而是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学问、修养、做法种种的问题。
  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才是君子。才能够真正的去做学问,去学习人生之道。 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进取,不断的学习,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胸襟和气度。
     。

2005-10-22

116 0
    【注释】 (1)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2)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3)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4)有朋:一本作“友朋”。
  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5)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6)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7)愠:音yùn,恼怒,怨恨。 (8)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

2005-10-22

109 0
孔子说:「学习修养自己和福国利民的学问,又能够适时地实行,岂不是很令人欣喜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是很快乐吗?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成就时,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怨恨,这不正是一个君子的风范吗?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