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初中语文问题求助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向东流。这句话所出自的整首词是什么?谢谢大家.

全部回答

2005-09-24

0 0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亡国之后,应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  据《五代诗话》卷一引《蓉槎蠡说》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毒药名)随至。
  "足见此词是李煜致死的原因之一。   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说:"这是后主的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词,但也是最为难以解说的一首词,而其难以解说,也就正因其过于为人所熟知的缘故。  "此话似颇有道理,但实不尽然。
  譬如叶女士本人就为它作了许多精辟的解说(见《迦陵论词从稿》第106-110页),可证其虽难解而非不可解。因此我不避浅陋,拟从审美的角度试解如下。   春天的花,秋夜的月,原都是自然界最美的事物;但词人似乎嫌它太多了,因而问:这些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啊?表面看,这很反常;而其实,词人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是由于它会触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如回忆"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恋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一类恣意玩乐的情境。如今这种情境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一去不可复得了。但不堪回忆的事物,却往往无法不回忆。
  因此词人又不知不觉地坠入烟海一般的回忆中去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说明春天又到了,这怎能不进一步触动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呢?但当他想起失去了的故国,就无限悲痛。  加上明月当空,更添凄清之感。
  李白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李煜此时的故乡和故国都已不堪回首。在明月的映衬下,词人的心情自然越加凄凉了。   尽管如此,无穷往事仍然不可遏抑地涌上心头。于是词人回想起雕栏、玉砌的宫殿。
  这些该还在金陵吧?只是江山改属,人事皆非,词人红润的容颜已变得苍老。  清人王闿运说:"'朱颜'本是'山河',因归宋不敢言耳"。(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引)意即说:李煜已归宋为臣,故不敢明说"山河改",而只能说"朱颜改"。
  面对着这种情况,自难免勾起他无穷的幽怨和愁恨来。   李煜为了说明愁多、怨广、恨深,竟用一江东流水作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水已够多,加上是春水方生,那就更多了。  而且这愁怨连绵不断、澎湃起伏,恰像东去的长江水那样奔腾汹涌和永无止息。
  这样写,就使那本来难以捉摸的和觉得抽象的愁怨,变得可以捉摸和具体如画了。这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也正由于它把词人那种深邃、翻滚、无休无止的愁情,形象而又恰切地表达了出来。如果李煜不曾有过此等亲身的感受,他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好句的。
       这首词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不用典故,更不堆砌?丽的辞藻。它以问起,以问结。既似昂首问天,又似向读者发问。字字句句都深深扣人心弦。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中,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起初是害怕回忆。而又偏勾起许回忆;勾起了回忆,又说不堪回忆;不堪回忆,却又更深地坠入回忆之渊而无力自拔。  真是矛盾重重,难分难解,一步深似一步引读者寻思。它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低回凄怆,为之一洒同情之泪。
     读者同情它什么呢?从词中可分明看出:李煜心目中的故国并不是南唐人民,而只是他原先的统治地位和豪华生活。因此,他的词跟人民性的概念了不相关。如果一定要说它与人民有什么相通的东西,那最多只能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可宋王朝统治下人们所过的屈辱生活。
    但这种屈辱生活也只属于李煜一类人,跟广大劳苦人民所受的压迫仍不是一回事。   我以为,李煜词之所以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主要在审美创作方面。它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把本来只供乐工歌唱、只写闺情别绪一类题材的音乐唱词,一变而为抒写自己身世、寓有深刻感慨的文学作品。
  它一扫花间词的?艳习气,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隽永、流畅,形象更富有个性和概括力。  这些都是李煜在词史上不可抹杀的功绩。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李煜词像是"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女子。
  此话虽略含贬意,但我们不妨视作褒词。因为不假雕饰的朴素之美是最高的美。顾尔进《题南唐二主词》把李煜词比作是"多态女子",显然更为恰切些。因为从现存李煜词中已可看出它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粗服乱头"而已。
       李煜后期诸作,大都哀而且伤。活像是一只啼血的杜鹃,声声都从血泪中迸出,使人不忍卒闻。王国维谓李煜词为"以血书者",殆指此乎? 。

2005-09-25

47 0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会首明月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05-09-25

29 0

李煜的《虞美人》

2005-09-25

60 0

  题目: 《虞美人》 作者: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会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005-09-25

63 0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是李煜亡国之后,应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据《五代诗话》卷一引《蓉槎蠡说》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毒药名)随至。  "足见此词是李煜致死的原因之一。
     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从稿》说:"这是后主的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词,但也是最为难以解说的一首词,而其难以解说,也就正因其过于为人所熟知的缘故。"此话似颇有道理,但实不尽然。譬如叶女士本人就为它作了许多精辟的解说(见《迦陵论词从稿》第106-110页),可证其虽难解而非不可解。
    因此我不避浅陋,拟从审美的角度试解如下。   春天的花,秋夜的月,原都是自然界最美的事物;但词人似乎嫌它太多了,因而问:这些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啊?表面看,这很反常;而其实,词人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是由于它会触起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如回忆"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恋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浣溪沙》)一类恣意玩乐的情境。  如今这种情境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一去不可复得了。但不堪回忆的事物,却往往无法不回忆。
  因此词人又不知不觉地坠入烟海一般的回忆中去了。   "小楼昨夜又东风",说明春天又到了,这怎能不进一步触动词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呢?但当他想起失去了的故国,就无限悲痛。加上明月当空,更添凄清之感。
    李白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李煜此时的故乡和故国都已不堪回首。在明月的映衬下,词人的心情自然越加凄凉了。   尽管如此,无穷往事仍然不可遏抑地涌上心头。于是词人回想起雕栏、玉砌的宫殿。
  这些该还在金陵吧?只是江山改属,人事皆非,词人红润的容颜已变得苍老。  清人王闿运说:"'朱颜'本是'山河',因归宋不敢言耳"。(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引)意即说:李煜已归宋为臣,故不敢明说"山河改",而只能说"朱颜改"。
  面对着这种情况,自难免勾起他无穷的幽怨和愁恨来。   李煜为了说明愁多、怨广、恨深,竟用一江东流水作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江水已够多,加上是春水方生,那就更多了。  而且这愁怨连绵不断、澎湃起伏,恰像东去的长江水那样奔腾汹涌和永无止息。
  这样写,就使那本来难以捉摸的和觉得抽象的愁怨,变得可以捉摸和具体如画了。这两句之所以传诵千古,也正由于它把词人那种深邃、翻滚、无休无止的愁情,形象而又恰切地表达了出来。如果李煜不曾有过此等亲身的感受,他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好句的。
       这首词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不用典故,更不堆砌?丽的辞藻。它以问起,以问结。既似昂首问天,又似向读者发问。字字句句都深深扣人心弦。在短短的五十六个字中,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
  起初是害怕回忆。而又偏勾起许回忆;勾起了回忆,又说不堪回忆;不堪回忆,却又更深地坠入回忆之渊而无力自拔。  真是矛盾重重,难分难解,一步深似一步引读者寻思。它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低回凄怆,为之一洒同情之泪。
     读者同情它什么呢?从词中可分明看出:李煜心目中的故国并不是南唐人民,而只是他原先的统治地位和豪华生活。因此,他的词跟人民性的概念了不相关。如果一定要说它与人民有什么相通的东西,那最多只能说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可宋王朝统治下人们所过的屈辱生活。
    但这种屈辱生活也只属于李煜一类人,跟广大劳苦人民所受的压迫仍不是一回事。   我以为,李煜词之所以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主要在审美创作方面。它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把本来只供乐工歌唱、只写闺情别绪一类题材的音乐唱词,一变而为抒写自己身世、寓有深刻感慨的文学作品。
  它一扫花间词的?艳习气,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隽永、流畅,形象更富有个性和概括力。  这些都是李煜在词史上不可抹杀的功绩。   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李煜词像是"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女子。
  此话虽略含贬意,但我们不妨视作褒词。因为不假雕饰的朴素之美是最高的美。顾尔进《题南唐二主词》把李煜词比作是"多态女子",显然更为恰切些。因为从现存李煜词中已可看出它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粗服乱头"而已。
       李煜后期诸作,大都哀而且伤。活像是一只啼血的杜鹃,声声都从血泪中迸出,使人不忍卒闻。王国维谓李煜词为"以血书者",殆指此乎? 。

2005-09-24

62 0

    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是李煜之词《虞美人》。 我个人比较喜欢《虞美人》,因为这首词最能表现李煜当时作为一位亡国之君的怀旧思绪。
  让我感受到了他的怀旧、他的思念。 李煜是写词的高手,他的大部分词都有一种哀愁在其中,可能是因为大部分的词都是在亡国之后写的。  词中没有用到典故,而且生僻的字也没出现过。
  但是意境深远。李煜的词情感真切,写亡国之情堪为及至。 《虞美人》中的最后一句,也是我觉得最好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是:试问李后祖能有多少忧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永远说不完,道不尽。
    也是因为此词,李煜命丧黄泉。因此,后人一直认为《虞美人》是李煜的经典之作。 读完此首词,让人意味深长,不禁被词中的哀愁所感染。其实,我自认为,李煜能够写出这种“愁”词,也是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系。
  如果他不是亡国之君,没有被带到开封的话,可能后世也不可能有机会读到意境如此深远的词。   小时候,只觉得这词填得太美了,就恍若看见一峨冠之人在月清似水的庭院中静静踱步,心悠然神往。
  春花秋月,物是人非。小楼东风雕栏梦。愁载不动,水却在流。少年之我,跌入这文字中。 李煜,南唐后主。虽贵为皇子,却慕巢父许由。二十三岁前钻研经籍写诗赋词学书作画,只想做个与世无争的文人。
    奈何造化弄人,兄弟夭折,只得临危受命,于二十五岁登上帝位。一个鸭子被赶上架,就能飞吗?大厦将倾,指日可待。翻开史书,李煜不算是个暴君,但怠于政术,漠视民瘼,却也不是个好皇帝。
  在位十五年,酒酣歌舞,脂粉消魂,写诗填词,并亲披袈裟在弥勒佛面前把头磕得咚咚响,最后在额头上弄出个大瘤子。  不问苍生问鬼神,躲进小楼成一统。这在国运昌盛时或能稀里糊涂过完这辈子。
  偏偏生于此乱世,又遇上个雄才大略的赵匡胤,这亡国之君算是注定了。 李煜是个划时代的词人,并自创“金错刀书”与“撮襟书”两种书法,于绘画亦有很深造 诣。应是个不世出的才子,但更是个典型优柔寡断的书呆子。
    换句话说,这样的人在今天当上领导,只怕也不是百姓之福。文章写的好,并不意味着就有经世济民之才。这道理本也简单,可就有人不明白。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多也是书生意气。
  忽想起在中国整整实行了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本是个官吏选拔制度,最后却演变成看谁掉的书袋多。  这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想来姜子牙百里溪等等对此也要白头搔更短吧。 清人徐灵胎写过首道情,很有趣。
  “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国家本是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骗人技。三句破题,两句承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人高弟。……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高背低,口角嘘唏。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朝廷百姓的晦气。” 嘿,这时文两字。再看看我们自己现在。脸红不? 话说远了。李煜虽然可怜,让人同情。但说实话,若他没做成这个亡国君,没有宋太祖在旁边虎视耽耽,他的词也就写不到这个水平。
    国破于他个人言是祸是苦是悲愤,见花两眼泪,一字一滴血。但于中国文化来说,却未尝不是件好事。少了些香艳浮靡,灯红酒绿;多了点苍凉沉郁,幽苦之情。 清人赵翼说,国家不幸诗人幸,话到苍桑句便工。
  此话未是无理。只是细细想来便更是伤感,中国文化难道就是只噬血之兽?非得让人无路可走了,才可以出个大文豪?扳着指头数一数。
    屈原跳了汩罗江;陶渊明劝告儿子不要识字念书;李白一生坎坷颠波流离;杜甫之幼子被活活饿死;苏轼七上八下被人狗一样地折腾;曹雪芹举家食粥,红楼还未写完就在贫病中撒手人寰……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