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关于二战时期火炮

今日看小说上说二战时期的火炮,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炮管长度与口径之比越大,则威力越大,请问是什么原理?

全部回答

2012-11-19

0 0
炮管长度长,则炮弹在炮管中的加速距离就长,其结果是炮弹的出膛速度就大。 同样的射角,炮弹出膛速度越大,射程越远。 对于加农炮和反坦克炮,炮弹出膛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击中目标后的威力和穿甲能力就越大。 以上原理对于现代火炮也是适用的。

2012-11-19

89 0
  小说里提到的,也不完全对。使用穿甲弹等侵彻杀伤方式的火炮,同口径炮,倍径越大,说明炮管越长,炮弹发射时,相对于短身管火炮的炮弹受到炮管“约束”的时间长,初速更大射程更远精度更佳。如果采用榴弹,因为是爆炸杀伤,只是射程精度提高,杀伤效果的提高则不明显。
  而且有些火炮的炮弹使用与火炮自身设计是相匹配的,很多同国同口径但倍径不同的火炮,炮弹并不通用,而由于使用炮弹的不同,仅仅比较火炮的倍径对于威力的影响又显得牵强。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