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高压地区是高温还是低温?

高压地区是高温还是低温?那低压地区呢?

全部回答

2018-04-18

0 0
    我们已知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是不同的。因而气温的高低也随纬度而变化,同时气压也跟着变化。   辐射越强,气温越高;辐射越弱,气温越低。   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气温越低,气压越高;气温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吹向气压低的地方,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   (1)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及其两侧,是太阳高度角最大的地带,这里受太阳光热最多,地面增温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
  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气压带一赤道低气压带。     (2)副热带高气压带:由赤道低气压带上升的气流,由于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空气渐重,在距地面4-8公里处大量聚集,转向南北方向扩散运动,同时还受重力影响,故气流边前进,边下沉,各在南北纬30°附近沉到近地面,使低空空气增多,气压升高,形成了南北两个副热带高气压带,它是因为空气聚积,由动力原因形成的,属暖性高压。
       (3)极地高气压带:在地球南北两极及其附近是纬度最高的地区,这里的太阳高度角最小,接受的太阳光热也最少,终年低温,空气冷重下沉,地面空气多,气压较高,形成南北两个极地高气压带,它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
     为了区别以上两个高压,需要指出在一般条件下,气温高的地方,因近地面大气受热膨胀,到高空堆积起来,使高空空气密度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的气压都高,形成高气压,于是空气便从高气压向周围气压低的地方扩散,这样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质量就减少了,地面上随承受的压力就减低,形成低气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这是周围的空气就会来补充,使气温低的地方空气柱的大气质量增多,地面气压因而增高,成为高气压。
    所以近地面空气受热,气压下降,空气冷却,气压升高。高空气压的高低与地面气压经常是相反的。因为气温高的地方,空气上升后在高空堆积,密度增大,形成高压;气温低的地方,空气下降后,在高空密度减小形成低压。
  这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空气中的高压和低压。   (4)副极地低气压带:这个气压带在南北纬60°附近,由于这个地带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是一个相对的低压带。   。
  

2018-04-18

110 0
高压地区通常是低温。低压地区通常是高温

2018-04-18

123 0
高压地区不一定是高温,也不一定是低温,这要看高压的成因,是动力原因还是重力原因. 换言之,气压的高低并不是只和气温高低有关的.

2018-04-18

141 0
高压地区盛行下降气流,天气晴好,所以气温也相对要高一些;低压地区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为主,气温也相对要低一些。但到底高多少低多少,还要受纬度和当时其他抽象要素影响,不太好确定。 台风就是一个巨大的低压区,伴随它的就是暴雨和低温。每年夏秋季节控制华南地区引起长时间高温干旱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就是一个巨大的高压区,伴随它的就是长时间的高温和干旱。

2018-04-18

109 0
高压地区一般为低温度区,如北极 南极;低压区一般为高温区,如赤道区

2018-04-18

123 0
以一个大气环流系统而言,气流在地面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在高空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在高压区气流下降,在低压区气流上升。 从物理学知识可知,空气受热会上升,受冷会下降。 所以自然低压区气温高,而高压区气温低。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地球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地球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地球科学
地球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