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游子吟 表的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游子吟 表的了诗人什么的感情

全部回答

2018-11-14

0 0
    游子吟  孟 郊  cí mǔ shǒu zhōng xiàn  慈 母 手 中 线 ,  yóu zǐ shēn shàng yī  游 子 身 上 衣 。  lín xíng mì mì féng  临 行 密 密 缝 ,  yì kǒng chí chí quī  意 恐 迟 迟 归 。
      shuí yán cùn cǎo xīn  谁 言 寸 草 心 ,  bào dé sān chūn huī  报 得 三 春 晖 ?  作者背景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
  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少年时居蒿山,与韩愈是好朋友。一生穷困,近50岁时才中进士。  孟郊写诗以寒苦之音著称,追求奇特的构思和瘦硬的语言风格,多表现下层民众和自己的贫寒生活及遭遇,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
    注词释义  游子:离家远游的人。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寸草心:此处指游子的心。  三春晖:春天的阳光。这里比喻母爱。三春,初春、仲春、暮春,泛指整个春天。  晖,阳光。
    古诗今译  慈爱的母亲手中的针线,离家远行人身上的衣服。要远行时密密地缝呵缝,心中担忧儿子迟迟才回。谁说幼小的青草的心意,能报答得了春天的光辉?  名句赏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50岁才中进士,当上溧阳县尉,这样一个小官,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
    这首诗就写于此时。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由于担心儿子长时间不回来,就把针脚缝得非常细密,希望它能结实一点,更结实一点。
  慈母对儿子的笃爱之情,就这样一针一线地缝进衣服中,随着儿子千里万里。这一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是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的,所以能引起每一个读者的共鸣,引起我们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依恋。  母爱是不期望报答,也是儿女所报答不完的,因为它像三春的阳光对小草的哺育,是无穷无尽的。
  诗歌画面简洁,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动人心弦,所以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