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农历三月三为什么要用地米菜煮鸡蛋吃?有什么意义?

全部回答

2019-01-07

0 0
土家族还有行冠礼的风俗。在土家姑娘出嫁的前夜,要剔除面部的汗毛,而男方要送来两个或十二个煮熟的红鸡蛋,用它来放在姑娘的脸上滚动,其用意是将鸡蛋的生殖力注如人姑娘的体内,祈愿将来生育力强,儿女多。土家族三月三吃第菜煮鸡蛋的习俗,也与生殖崇拜有关。由于鸡蛋有强大的生殖力,所以吃鸡蛋可以求得免疫力 参考文献:

2019-01-08

142 0
    三月三(据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我们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代的农业生产紧密相连,上巳(三月三日)是农业祭祀、祖先崇拜、神灵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植根于千年的农耕文明,亦符合专家们慷慨陈辞的三大特征: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中国农历历法为其刻画出具体的时令节点;中国人至为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排除了这些时令节点之于古人的外在性和偶然性,并赋予它们更多形而上意义;为封建社会历代统治阶级所尊崇利用的儒家伦理学说丰富了节日的社会基础和实用意义以及实施形式。
    而随着这些具有特定历史内容因素的过时,传统节日所内涵的文化象征意义也就凸显了出来。上巳节”、“清明节”、“踏青节”等都有密切的关连。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又是重要的歌舞节日,其中以壮族为最。
  由于是日的活动以对歌为主,故亦称“歌圩节”、“歌婆节”等,亦简称“歌节”。  壮族关于三月三日的来历有多种的传说,有说一对青年男女山歌传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未能结合,双双殉情,后世青年为了纪念他们而形成歌节。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南时刘三组歌声优美,被奉为歌仙,财主们恨她以山歌揭露罪行,趁她上山砍柴时,派人斩断山藤,使三姐跌入山谷身亡,后人便在她逝世的三月初三唱歌三天三夜,纪念歌仙。  壮族能歌善歌之俗,宋代《太平寰宇记》等即有记载。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对歌时男女分别三五成群结队,双方选定后即开始对歌,歌词多为情歌,但由浅入深,所涉极其广泛,在“谈情说爱”的一问一答中歌唱现实生活、历史传说等等。
    其歌词旧时多为即兴编唱的。现在也有利用传承歌词的。曲调单一重复,但婉啭悠扬。这种对歌往往从傍晚开始,直到天亮,也有昼夜连续歌唱的。在歌圩上,青年男女还有碰彩鸡蛋、抛绣球等习俗。
  现在,壮族三月三的活动仍然十分盛行,届时有政府组织的,更多则是民众自发的。现在的规模较旧时尤大,人如海,歌如潮,蔚为壮观。  (来源:《中国岁时节令词典》) 民间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据说三月三吃鸡蛋可以去风湿、清火,腰腿不痛。
   地菜即荠菜,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 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  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
   农村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春秋时,郑国于三月上旬的巳日,男女老少穿上新装,或到水边洗浴,或到郊外游乐,认为这样可以祛邪消灾,平安祈福。《诗经·郑风·溱洧》有生动的描绘:“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
    ” 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在三下江南时,每每命御厨以野菜为主料做成“百岁羹”让万岁节一饱口福。我国营养学专家在对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98种野菜进行营养检测中发现,每千克荠菜中,含蛋白质和氨基酸高达41克,所含的胡萝卜素与胡萝卜相当,维生素c的含量仅次子辣椒、钙、磷、钾、铁、胆碱、香叶木甙及无机盐等含量都比一般菜蔬高。
     据《本草纲目》记载:“荠菜味甘性平,人心肺肝经,具利尿、明目、和肝、强筋健骨、降压、消炎之功。”荠菜具有明日益胃、利肝和中之功效。南京人相传三月三为荠菜花生日,民谣说:“三月三,荠菜花赛牡丹,女人不戴无钱用,女人一戴粮满仓。
  ”现在,人们在三月三还用荠菜花煮鸡蛋,据说可治头痛。  我国城乡素有“三月三,荠菜当灵丹”之说。它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药用价值很高,被誉为“药食兼优的佳蔬良药”。 荠菜在三月的农村、郊外随处可见,你可趁外出踏青之际,去江边、田间挖一些回来。
  翠绿翠绿的荠菜,有白白的根须,小白花含苞欲放时,是荠菜最香最嫩的时候,开花的荠菜味道就会打折扣。  这几天在菜市场上,已经有荠菜出售,价格通常是1元钱一把。 荠菜煮鸡蛋的方法是:将新鲜荠菜洗净后捆扎成一小束,放入鸡蛋,再配两三片生姜,红枣要在鸡蛋煮熟以后再放,这样煮既可保证荠菜的清香及药用功效完全渗透入鸡蛋中,又可让红枣不烂、香甜可口。
  如果在出锅前依口味再加入一点点盐或是糖,味道将会更佳。   。

2019-01-07

112 0
哈哈哈~三月三我生日~没吃~--

2019-01-07

113 0
现在我家也吃呀,小孩也已有这习惯了,我想会传下去了咯。

2019-01-07

113 0
三月三我吃面条的,生日嘛,呵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