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颅底陷入有哪些测量方法?

颅底陷入有哪些测量方法?

全部回答

2018-02-20

89 0
    (1) Fishgold线:为在正位头颅片上作两侧两腹肌沟之间的连线。 由齿状突尖至此线的距离,正常为10mm,如< 10 mm为颅底陷入。另 一种是作两侧乳突尖之间的连线。
  系正常时此线通过寰枕关节,齿状 突可高出此线2 mm以内,超过2 mm可诊断颅底陷入。   (2) 麦氏线:又称基底线,系由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最低点的连 线。此为钱氏线的改良,因有时头颅侧位片上看不清楚枕大孔的后缘, 所以改用此线。
  正常人齿状突顶点不超过此线6 mm,6 mm以上为颅 底陷入。 (3) Bull角:为在头颅侧位片上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之间的夹角。   正常人为13°,> 13°为颅底陷入。
   (4) 钱氏线:又称腭枕线,为在颅骨侧位像上由硬腭后缘至枕大孔 后缘的连线。齿状突顶点高出此线3 mm以上为颅底陷入。 (5) Klous高度指数:为在颅骨侧位片上由鞍结节到枕内的连线。
   齿状突到此线的垂直距离正常为40 mm,如<30 mm可诊断此病。   (6) Booganl角:为在侧位头颅片上枕骨大孔前后缘的连线与斜坡 之间的夹角。正常时为120°?130°,大于此角度为颅底陷入。
   (7) 外耳孔高度指数:为在侧位片上由外耳孔中心点到枕大孔前 后缘之问的连线的垂直距离。正常值是13?25 mm, < 13 mm为颅底 陷入。   一般说来Fishgold线和外耳孔高度指数可靠性高。
  但麦氏线测量 比较方便。诊断时可以综合几种来决定。 MRI检查是目前对此病最好的检查手段,在矢状位可清楚地看小 脑扁桃体下疝的程度及颈髓受压的情况,了解导水管、第四脑室及脑干 的改变,便于决定手术治疗的方法。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工程技术科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工程技术科学
工程技术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