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联系实际说明怎样从幼儿生活经验中挖掘绘画题材

全部回答

2018-08-26

0 0
    方案之一:强化学生的记忆与经验状态 每个人的记忆力是建筑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记忆的加深或复活与经验状态不无关系,小学生的经验状态是对微观、动感、色彩、趣味的世界感兴趣,这些东西构成他们的记忆的基础,利用这一点来展开我们的课题将十分有利。
  根据心理学复述、巩固、提高、展拓的理论原则,让学生对经验状态中积淀的事物进行提取将变得十分有意义。  比如,我在请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时,就用了一个进入微观世界的词语——“小”。
  学生们便回答说:“小花”“小蝴蝶”“小机器人”“小青蛙”“小鱼”“小瓢虫”“小小人”“小蜻蜓”等等,这里的一个“小”字可以唤醒学生的记忆,同时这个“小”又与他们自身的状态相类似,因而,勾起回想和记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比如,教具的利用也能触发学生的审美情思。教具的本身就是激活学生记忆的契机,如,蟹与海滩的关系,蜘蛛和网的关系,青菜与萝卜的关系等等。又比如“红茶坊”现在十分流行,不少学生同时也看到过类似的电视节目,对此具有直观而形象的了解记忆清晰,所以我就先提练“红茶坊”一画的主题,休闲、聊天、静思的场所,是当今繁忙的人们的一个憩息地。
    在这个主题的诱导下,学生的经验激活了,画出来的画面背景布置十分闲静优雅,同时又不乏夹杂着几分童趣,而人物造型又非常生动,窃窃私语,喝茶聊天,品茗看报,低头沉思……不一而足。
  反映了学生对现代人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儿童绘画教学的内容必须随着时代的转变而转变,教师应随时挖掘这方面题材加以发挥,让学生的记忆与经验发挥到最佳点。  一事物与它事物的内在联系的形象表露就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而回忆就是对生活经验的巩固。
   方案之二:运用自身的知识提升其想象力根据认识心理学理论 人的想象力与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儿童知识虽然不十分丰富,但他们的想象力却能非常发达。如果我们有效地运用这种想象力又能起到使学生迅速吸收知识的效果。
    比如,我在传授“对称性”这一概念时,先让学生想象一下左右不一样的某些东西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比如鸟的翅膀,飞机的双翼,椅子和电视机等等,结果某些滑稽和可笑显而易见。在启动了学生的想象闸门之后,再让学生回忆一下对称形的各种物体,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
  当然,我并没有让学生得出不对称是丑的结论。  因此,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并不对称的东西,他们依然是美的,比如人的服装图案,房间的装饰布置等等,但我却确切让学生认识到对称是一种美,它普遍地存在于生活之中,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再导入对称形的剪纸方法以及它的特点:对折--对称--剪内侧--剪外形。
  通过这种反复性的对比想象及传播,学生的印象十分深刻。  学生认识到了对称之美。
    又比如,“苏州河的明天”谁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明天是对今天的改造,那么今天的苏州河有什么不足呢?学生马上会说水太臭,桥不美,两旁房子一般化,绿化太少……那么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学生就会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其无穷的想象力,如,水上运动,观景平台,水底世界,观光隧道,水上餐厅,快艇泛波,浅滩戏水……这就是学生的想象,它是综合的出乎意料的能力的体现,在新时期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可见,知识与想象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是互逆也是互补的,关键就看老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原则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