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二战时日本的旅团到底是旅还是团啊?师团呢?

全部回答

2019-02-11

0 0
    小队=排,中队=连,大队=营,联队=团,旅团大约有2到3个联队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
  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而标准旅团编制在后期已成为师团单位的一个下级单位,约6000人。

2019-02-11

74 0
那时候日本的军队编制是:军 师团(师) 旅团(旅) 联队(团) 大队(营) 中队(连) 小队(排)

2019-02-11

74 0
旅团就是旅,是特设部队,是日军二战后期为了适应后方与八路军作战而使用的,与美军当前的改革异曲同工,师团就是师,原因是翻译习惯.

2019-02-11

87 0
     日本的旅团和师团是一个日文翻译的名词,实际上师团——师、旅团——旅。二战时的师团和旅团是常设编制。 一、日本陆上自卫队编制级别及翻译对比: 可以在日本自卫队的编制中看到,北海道的第七装甲师翻译为‘第七装甲师团’,第7装甲师团编制员额目前仅为7000人。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五旅团由原日本陆上自卫队第5师团缩编而成,旅团编制约4000人。编制如下: 第4步兵联队、 第6步兵联队、 第27步兵联队 第5炮兵队、 第5战车队、 第5侦察队 、第5后方支援队 第5防空队; 第5施设中队 、第5通信中队、第5工程中队、第5飞行队 第5旅团司令部直属中队、第5音乐队。
     二、二战中4种编制的日本师团: 二战时期的日本师团共有四种,师团长一般为中将军衔。其中一等常设师团、二等常设师团和三等特设师团兵力相当于国民党军队中军一级的编制,到后期设置的第四等丁种师团仅有一万多人,相当于国民党军一个半师左右的编制。
  (国民党军一个满编师通常为六至七千人左右) 1、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二十(内欠十三、十五、十七、十八师团)。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以及其他部队。
   此时的师团分为两种,一是驮马制(一等常设师团),编制为28500人。另一是挽马制(二等常设师团)编制为25000人。   2、1937年侵华战争开始,日本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
  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同时在作战时日军给各师团配属特种兵及补充人员等,可使一个师团指挥的人马达四万人以上。   3、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第四等丁种师团)。
  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三、二战中日本设置的10种旅团编制: 抗日战争前后的日本旅团主要有师团所属步兵旅团、独立混成旅团、混成旅团(有临时编组与非临时编组两种)、独立步兵旅团、骑兵旅团、野战重炮兵旅团、独立坦克旅团、机动旅团、海上机动旅团、警备旅团共十种编制。
    师团辖步兵旅团长为陆军少将或大佐军衔。独立旅团旅团长为陆军少将军衔,极少数为陆军中将。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中编制最完备的甲种德式装备师:87、88、36三个师兵力各约1。
  4万人;国民党军普通的师级部队,编制上不充实,抗战中兵力通常满编为6-7千人左右。   因而日军旅团一级部队从兵员上看,相当于国民党军队中师一级部队。从装备上看则要远好于中国的师一级部队。
   附:抗日战争中日军旅团一级的编制: 1、1933年5月长城抗战后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驻在关内的侵华日军主要是平津地区的日本中国驻屯军6000余人(中国驻屯步兵旅团); 2、日军侵华时组建了几十个独立混成旅团,直属各军。
    混成旅团下辖五个步兵大队,另有炮兵队(下辖三个中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编制为4900人。这类部队重火器少,主要配备骡马,比较适合山地和轻装战斗。 3、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以及其他部队。
     4、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
  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 5、第四等丁种师团所辖旅团: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第四等丁种师团)。  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6、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7、一九四五年日军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
  

2019-02-11

73 0
那是倭寇的-- “驴团”,还有“屎团”、“连堆”的大堆、中堆、小堆屎呢。 总之,臭气熏天啊!你问它也不嫌臭啊?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