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绿屎怎么办
《黄帝内经》说:“凡病必观其下”。意思是说根据大小便的情况可以观察人体的健康状况。小儿有病常可以从其粪便变化中显示出来,通过观察孩子粪便的性状和次数常常可以为发现某种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
新生儿出生后三四天内所排出的大便称为胎粪,呈墨绿色粘糊状。 以后随着小儿主食不同,大便性质也有所不同。生后即采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大便渐渐转为金黄色软膏状,略带酸性。每天排便2-4次。
人工喂养儿(以牛、羊奶为主食)的粪便,一般呈黄色或土灰色,质地比母奶喂养儿粪便稍硬,略带腐臭气,每天排便1-2次。
混合喂养儿(母奶不足,加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的粪便比人工喂养儿多,一般呈黄色或褐色,质地软且臭气较大,...全部
《黄帝内经》说:“凡病必观其下”。意思是说根据大小便的情况可以观察人体的健康状况。小儿有病常可以从其粪便变化中显示出来,通过观察孩子粪便的性状和次数常常可以为发现某种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
新生儿出生后三四天内所排出的大便称为胎粪,呈墨绿色粘糊状。
以后随着小儿主食不同,大便性质也有所不同。生后即采用母乳喂养的小儿,大便渐渐转为金黄色软膏状,略带酸性。每天排便2-4次。
人工喂养儿(以牛、羊奶为主食)的粪便,一般呈黄色或土灰色,质地比母奶喂养儿粪便稍硬,略带腐臭气,每天排便1-2次。
混合喂养儿(母奶不足,加用其他乳类或代乳品)的粪便比人工喂养儿多,一般呈黄色或褐色,质地软且臭气较大,每天排便1-2次。自食的幼儿的粪便与成人的粪便相似,一般为黄色成形便,但臭气较小。
每天排 便1-2次。
父母应当了解婴儿正常粪便的变化,就可以从小孩粪便的变化中发现异样,以便及时进行保健和预防。
[饥饿便]
量少,色深绿,有粘液,见于母乳不足的小儿。哺乳时或哺乳后常见小儿啼哭。
有的家长看见粘液误认为是腹泻,于是就减少奶量,结果,腹泻反而加重。其实,只要适当增加奶量,腹泻即会好转。
[颗粒便]
又可分为以下两种:
(1)粪便呈颗粒状棕黄色,多为饮水过少,或在热天衣着过厚,婴幼儿出汗失水过多所引起。
也有的是由食物中的纤维素含量太少所引起。
(2)粪便似乳汁凝固的小块,有灰白或白色光泽,这是消化不良的先兆,要求喂乳要定时、定量。
[粘液便]
大便像鼻涕样,有的无色透明,有的颜色污秽,这是肠道粘膜发炎,要及时治疗。
[血样便]
(1)脓血便:主要见于小儿痢疾,大使呈血样状,可混有粘液,排便时哭闹不安,有里急后重现象,便 后常不愿意离开便盆,可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轻症每日排便数次,重症可有数十次。
发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2)鲜血便:大便表面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可能为直肠息肉或肛裂。
(3)果酱样便:为血和粘液混合的红色粘胨样粪便,像红果酱样,有时为深红色的血水,并伴有阵发性哭吵,频繁呕吐,面色苍白等症状,这常见于肠套叠92岁以下小儿最多见)。
此外,果酱样大便,也可见于阿米巴痢疾。
(4)柏油样便:又称黑便,提示胃或小肠大量出血,应寻找出血部位和病因。
当发现小儿血性粪便时,除了考虑胃肠道疾病外,还应当想到以下几种可能,应给予鉴别:
(1)首先要检查乳母的乳头有无皲裂出血,临床发现,婴儿排黑粪有很多是由乳母的乳头裂开出血引起的。
(2)父母应检查孩子口腔有无破损出血。因为这些血液被孩子吮吸入消化道后,就会排出黑粪。
(3)进食猪肝、动物血之后,粪便也会变黑。
(4)服铁剂补血药,粪便亦可变成黑色服利福平,粪便可染成红色。
以上这些情况均不是胃肠道出血,应仔细鉴别。
[泡沫便]
粪便量多、泡沫多、粪质粗糙且含有多量食物残渣或完全未消化的食物,大多是由于进食多或食物中糖量过高所造成。这时应少吃糖,控制米面摄入,可喂些米汤、藕粉糊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多饮水,以减轻肠道负担。
经饮食调整后,一般在1-2天内即可恢复。如果家中备有酵母片,可让孩子每天吃一粒,有助消化作用。
[水样便]
(1)蛋花样便:出现这种粪便为孩子消化不良。排便次数增多,每日可排5-10次,且均为黄绿色水样带白色小块(系消化的脂肪等)和粘液样粪便。
调整的方法应控制食量,适当加喂含糖盐水或少量普通茶水。
(2)绿色絮状水样粪便:常在着凉或食了难以消化的食物后发生。如果大便次数每日达10次以上,一般表示中毒消化不良,须及早医治。
[散乱便]
外观的特点为一部分是成形便,一部分是腹泻便,这种粪便常见于营养失调或有感冒及麻疹等病的小儿。
[糊状便]
(1)粪便呈淡黄色稀糊状,不含粘液,每日3-4次。多为睡觉时腹部着凉引起。这时应采取保暖和减少食量的措施,或暂时少吃、不吃油脂食物和蔬菜,稍饮浓茶即可恢复。
(2)大便呈糊状,颜色较淡,若将大便放入水中,大便呈油样在水面上,这说明婴儿吃得太油腻,为脂肪消化不良。
此时应调整饮食,吃得清淡一些。
[豆渣样便]
(1)新生儿肝炎大便呈淡黄色、灰白色豆渣样,皮肤及眼白黄染,小便深黄。
(2)一种为黄绿色带粘液的稀便,有时呈“豆腐渣”样,是一种肠道白色念珠菌感染的表现,称为霉菌性肠炎。
多见于体弱、营养不良的婴儿,或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婴儿。患此病的孩子多同时患有鹅口疮。
[稀便]
稀便若呈深绿色,含纤维较多,则是因吃蔬菜过多所致。若是大便量多、不成形、淡黄或深黄色、含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有恶臭的粪便,则是因进食太多所造成的,应减少其食量。
[干硬便]
多见于便秘症。粪便干结而坚硬,量少,表面偶尔带有少量粘液或血丝,可以几天排便一次,排便时常伴有哭闹或用力的“吭吭……”声。便秘产生的原因与摄入的食量、饮水量、纤维性食物的多少有关,也与摄入的蛋白质、钙质含量偏高有关。
应适当减少食物中蛋白质、钙质的含量,增加谷类、蔬菜、水果等含渣和纤维的食物,并在两次进食的间隔内喂一次稀释过的果汁、糖开水或果泥等,这些办法可使粪便恢复正常。对便秘比较严重的幼儿,往肛门内挤进一些开塞露可帮助排便,可加喂蜂水60-70ml,或植物油5-10ml,熬热冷却后口服。
[脂肪便]
粪便呈灰白色,糊状或液状,外观如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可在便盆中滑动,有腐臭,这是由胰腺功能障碍,胰脂酶分泌不足,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吸收所致。
[肥皂样便]
大便颜色像蛋黄色或接近白色,有的好像石块,这表示食物在肠内发生腐败。
在孩子食蛋白质比米、面、淀粉类食物多的情况下,容易排肥皂样便。此时可增加一些糖类食品,如蜂蜜、白糖等。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