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明朝的江南省是那

还有扬州俯兴化是不是现在的地名

全部回答

2018-09-22

0 0
    “江南行省”或“江南省”是清朝初年的省名,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明朝时的“南直隶”为江南行省,治所在江宁(今南京市)。到康熙六年(1667年)便分为江苏、安徽两省,但习惯上仍然称这两省为江南,甚至乡试(考举人)时安徽省的考生仍然要到南京的江南贡院(在今天南京市夫子庙附近)跟江苏省的考生一起考。
    而且这个包括江苏、安徽两省的“江南”还和江西省合为一个更大的行政区——“两江”,由两江总督管辖。明朝时的江苏、安徽合称“南直隶”(明初称直隶)。因为明初定都南京,便把首都周围的江苏、安徽划为南京直接管辖,所以称“直隶”。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把北京周围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以及河南、山东一小部分划归北京市(京都)直接管,也叫直隶。  但南京依然是陪都,原来的“直隶”仍然保存,只不过为区别起见,把它改称为“南直隶”,而把北方的那个称为“北直隶”。
  到清朝建立后,才取消了“南直隶”,只剩下北方的直隶了。江苏省的兴化县是五代时吴国开始设立的,明清时均属于扬州府,作为县名至今没有改变。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